葛蕴珊:国六时代对内燃机和后处理厂家来说是一次洗牌
全国各地已经全面进入了国六倒计时,而对于商用车而言,无论是压燃式还是气体点燃式柴油机,无论是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还是DPF(柴油机颗粒过滤器),要想满足号称史上最严苛排放标准的国六,都必须在后处理上下足功夫,那么国六排放时代的后处理系统究竟如何呢?在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上,《提加商用车》有幸采访到了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葛蕴珊教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葛教授对于国六时代后处理的看法吧。
众所周知,国六标准对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的排放要求都更为严格。通常为了降低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的排放,一般会从采用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是从根源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二是尽可能的将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消除掉,后处理系统属于后者,这也是后处理系统的作用所在。葛教授认为,相比国五时代,国六实施对于国内的内燃机厂家和后处理厂家来说无疑是一次洗牌。近年来,国内内燃机技术和后处理技术都得到了质的发展,并且催生了很多的上市公司,但相比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来说还是有些差距,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的后处理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供货量比较大,成本也相对较低。

可能有的卡友会问,国六时代卡车的运营成本是否会增加,葛教授并不这么认为。葛教授告诉记者,国六时代对于重型车柴油机后处理的使用寿命要求是70万公里,但现在厂家都能够做到180到200万公里的寿命,也就是说,卡友购买的车辆全生命周期一般不会更换后处理系统。虽然购车时,加油或者添加尿素会相对于国五车辆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国六的发动机技术与后处理技术更加成熟,发动机更加可靠稳定,给卡友减少了更多的维修和保养成本,所以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费用应该会和国五时代持平。

对于潍柴动力,葛教授也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去年潍柴集团在山东济南正式发布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这是中国内燃机科技再创历史新高的里程碑。现在热效率别说提升百分之几,就是百分之一都非常的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要细致入微,潍柴是一家有实力的企业”。确实,热效率提高这件事情本身难度非常大,但是热效率和排放往往是一对矛盾,在满足国六排放标准法规的前提下提高热效率,实际上是对内燃机综合技术的全面提升。

葛教授举例,以目前46%的行业平均热效率水平估算,热效率提升至50%,柴油消耗将降低8%,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按照目前国内重型柴油机市场保有量700万台估算,如果全部替换为50%热效率的柴油机,每年大概可节约燃油33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95万吨,这将为解决能源短缺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采访的最后,对于国六时代甚至国七时代的后处理革新,葛教授认为摆在眼前最难的问题还是催化剂的效率,目前催化剂效率水平相对较低,提升的空间非常大,但这是一个非常细的工程,需要更多像潍柴这样的企业去研究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