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用户伴行十年,上汽大通建共创空间打通“最后一道屏障”
如果你要问时下汽车行业最流行的话题是什么,那肯定非“用户共创”莫属。确实,随着年轻用户的比重不断提高,这些从小就生活在电视和互联网的Z世代成为了消费主力,他们不再接受被动填鸭式的产品。而厂家与用户的关系早已从单向输出转变为了双向沟通,“用户共创”的时代已经来临。而作为第一家实施C2B战略部署的车企,上汽大通MAXUS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不但在2015年就开始数字化转型,并在上个月底,正式揭幕了用户共创中心,上汽大通MAXUS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走在了行业的最前端。

用户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 共创空间打通与用户交流最后一道屏障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新能源化转型与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引领的消费升级,用户在购车、用车过程中越发渴望有更多与主机厂直接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主机厂也积极寻求转型,积极尝试直营、直播带货等新零售模式,上汽大通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上汽大通MAXUS通过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把参与权和决策权交给所有消费者。早在2019年时,C2B的智能定制模式将“蜘蛛定制”打造成为覆盖用户选车、购车及用车全生命周期的在线营销平台。让用户在3分钟内就能“选出”一台Dream Car。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历经多年深耕,上汽大通MAXUS可支持旗下全系产品的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这也让上汽大通MAXUS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汽车定制专家”。

上汽大通MAXUS用户共创中心,开创性地让品牌与用户“0距离”接触。在这个共创空间里,用户可以直接参与到产品定义、设计、研发与落地的全流程,成为品牌的拥有者、共建者,和有情感链接的家人。这是上汽大通MAXUS在构建用户直连体系、探索服务模式的道路上,又一次大胆创新。
深刻了解用户需求 用户共创带来销量提升
有这么一句话:“品牌归根到底还是消费者的品牌”。当消费者的想法被接纳和采用,形成一种良好的参与氛围,这种互动化的营销方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品牌传播与品牌形象的构建,并可以带动销量的提升。不难看出,用户共创正当时。但品牌如何用好这张牌,还是一门值得探索的学问。
就拿刚刚在广州车展上正式发布的上汽大通MAXUS D90 Pro亚马逊与上汽牛·魔王来说。成都车展上2款车正式开启众筹,之后短短1个月即迅速完成众筹开启量产计划。在产品开发之初,从最开始的一张白纸构架起,上汽大通MAXUS这两款越野“双子星”便已开启与硬核越野爱好者用户们的共创。经过一轮轮的深度沟通后,两款车采用了拖拽力高达1万磅的电动绞盘等配置,车辆在性能,内饰,功能上都更加符合越野场景。另外,车辆的命名也是来自于用户参与投票来制定的。此次上汽大通MAXUS与用户的共创,成为了厂家拉近与越野用户感情最关键的因素。

同样在广州车展惊艳亮相的全球首款全尺寸豪华智能纯电MPV——上汽大通MAXUS MIFA 9,也是与用户深度共创而来。在今年上海车展MIFA概念车发布后,上汽大通在“ME發小程序”上线了M-Lab玩车实验室,邀请MIFA“粉丝”们参与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共创活动。在互动中,用户可以成为“编外设计师”点评外观,亲身去闻一闻内饰是否有异味,听一听车内是否有噪声甚至试乘试驾,与工程师直接沟通,深度参与产品开发全过程。
通过这两个案例,不难看出,当车企用心去做了某个细节之后,哪怕再微小,也会为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而每当这时,用户会觉得是企业在与他交流,这都让上汽大通MAXUS得到更多的用户信任。

十年砥砺,上汽大通MAXUS的全球销售网络已初步成形,全面覆盖海外51个国家与地区。截止2020年底,上汽大通MAXUS海外网点数量累计达到456家,售后服务网络总数已达到544家,已覆盖英国、欧洲大陆、澳新等发达市场在内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市场覆盖率达100%。数据是最好的试金石,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上汽大通MAXUS全系交付15,226台,同比涨幅18%,全球持续热销。
编后语:
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如运动员赛跑,最容易在拐弯处比出高下,车企销量的此起彼伏,也每每是在周期性的变幻着各自的命运,而上汽大通MAXUS却连年销量上扬,屡创“大通速度”。早在十年前成立之初,上汽大通MAXUS便已立志成为更懂用户的企业。如今上汽大通MAXUS早已影响着全球60万用户,其始终坚守“用户至上”的初心,也如同一只只温柔的手,悄悄伸进用户心里。相比于十年持续走高的销量,来自用户的良性反馈和热爱,或许是上汽大通MAXUS这十年来更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