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铁三角”:徐工保姆级服务彰显后市场温度
在印尼JAWA岛的砂石矿区,数十台徐工电动矿卡正有序作业。自2024年3月投入运营以来,这些“绿色先锋”作业时长已突破5500小时,出勤率稳定在98%以上。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印尼“铁三角”团队及时响应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支撑。

2025年4月,一台徐工矿卡因操作不当撞上土堆,车头受损。
徐工销售工程师闻讯后立即前往,凌晨时分抵达事故现场,逐项调取车辆数据、检查制动系统,最终发现问题缘由:司机用了驾驶油车的习惯操控电车。
经过进一步沟通,徐工销售工程师了解到该司机是新司机,并未参加徐工先前的操作培训。

印尼“铁三角”连夜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培训涵盖理论授课、实操模拟和极端工况下的应急处置等三个部分。数十名驾驶人员参培,均掌握设备规范操作要领。

在首批矿卡抵达印尼前,徐工团队便与时间赛跑,做好服务前置。
▲因当地电力设施标准与国内存在差异,充电桩调试一度受阻,中国和印尼两国技术工程师连续72小时跨国协同,完成设备适配;
▲为实现常用备件4小时及时供给,徐工将价值数百万元的备件提前储备于矿区仓库;
▲针对印尼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技术团队定期查看车辆状态,甚至不忘记提醒司机“检查胎压”“检查灯光”“检查反光标志”“检查刹车”......。

“清关进度更新了”“司机培训课件已优化”“今日
车辆运营成本”......这些印尼“铁三角”团队凌晨的沟通记录,每一条都是对徐工保姆级服务的无声注解。

如今,该矿区110吨级徐工矿卡日均运量稳定在3000吨,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和矿卡一同活跃的,还有印尼“铁三角”团队的身影:他们指导客户优化车队调度模型,精确核算每吨物料的能耗成本;手把手培训当地维保人员掌握空调压缩机检修、电控系统故障维修等技能;提醒司机开车前检查面板按键。
矿区负责人表示:“徐工提供的不仅有设备,还有一套贯穿运营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徐工矿卡在“走出去”的同时,不仅用科技含量更足的产品擦亮了品牌,还以热忱周到的服务温暖了客户。来自于徐工后市场的温度,正通过一次次设备点检、一场场操作培训和一份份精确到秒的数据报告,悄然融入异国矿山的脉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