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海东:ESG符合全球发展要求 福田汽车将抓好新能源和智能化 加速推进海外产业化
4月28日,福田汽车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福田汽车系统地披露了企业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领域(ESG)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成果。同时,福田汽车表示,以“为能源革命提供绿色解决方案”为使命,始终将ESG理念深植于企业战略与发展血脉之中,在深耕绿色发展、实现价值创造、推动社会进步中稳步向前。

会后,在接受搜狐商用车等媒体采访时,福田汽车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巩海东也表示,ESG 符合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要求,福田汽车坚持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正不断推进“全面新能源化、全面智能化、全面国际化”,加速从海外出口1.0阶段迈向产业化的2.0阶段,争创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
聚焦“双碳”战略 福田汽车多举措驱动绿色转型
环境治理是ESG评估的重要指标,其中减少碳排放、绿色发展等要求,和福田汽车践行“双碳”战略高度吻合。
巩海东告诉搜狐商用车,早在国家提出“双碳”战略两年之前,福田汽车就将“双碳”作为顶层战略设计。践行双碳战略,产品是第一个载体,福田汽车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产品,都在积极节能减排降碳。目前福田汽车的主要研发投入已经全部放在新能源产品上,包括纯电、混动和氢能源,尽管成本较高,但福田汽车仍坚定不移推进。
在制造环节减碳,绿电是核心。巩海东透露,目前福田汽车打造的光伏绿电80%是自用,并首创了微电网。基于微电网,福田汽车将未售出的新能源汽车作为储能模块,将光伏发电充到车辆,车辆搭载的V2G模块可以给桩放电,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同时,福田汽车与特来电合作建设场站,进行电荷、载荷平衡调配,满足短阶段高负荷运行的同时避免浪费。
除此之外,福田汽车还联合产业伙伴共同减碳。目前,福田汽车已联合头部钢厂研发绿钢,协同供应商低碳转型,共同开展绿色认证、碳足迹管理与光伏建设。大力推广余热回收、空气热泵技术等节能技术创新应用,共建成 33 兆瓦光伏发电设施,获评 3 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及 2 家绿色供应链企业。
同时,福田汽车主动探索资源提效方法,优化资源使用效率,严控污染物排放,已有10个单位通过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 86%,累计回用中水近4万吨,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100%。共实现废弃物减排1429.5吨,电机、电控、高压线束等零部件均进行返厂再制造。

福田汽车深耕绿色发展,在环境治理方面也取得了良好表现。根据报告,2024 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型获商用车首批碳足迹标识认证。
为进一步实现“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 战略目标,福田汽车还将坚定推进实施 “EPMES” 双碳工程,围绕 “能效”“产品”“制造”“生态”“体系” 五大核心路径协同发力。
持续看好新能源发展 福田汽车将加速新能源化
“双碳”战略指引下,新能源商用车加速发展,福田汽车新能源业务增长迅速。报告显示,2024年福田汽车总销量为61.4万辆,连续多年稳居行业榜首,其中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34.98%,海外出口15.3万辆,连续14年保持第一,实现了传统业务与新能源转型的协同发展。

对此,巩海东表示,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个生态越来越好,福田汽车持续看好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乐观预计今年新能源商用车整体的市场渗透率会达到25%~30%。同时,巩海东认为,不同品类的渗透率会有所不同,在重卡领域不同的场景需要适配不同技术路线,300公里-500公里以内纯电是最优路线,500公里-1000公里需要走混动路线,超过1000公里则是氢燃料。
鉴于此,福田汽车从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跨越,坚持 “纯电+混动+氢燃料” 三线并举,积极布局核心自主模块和关键技术,打造独有的新能源产品技术优势。
据巩海东介绍,福田汽车的爱易科“电·驱动”实现了三电系统核心模块的自主研发和自制,FHS混动技术平台在专属硬件架构层面集成40余项前沿技术,软件层面实现65项专属策略优化,可较传统燃油车节能10%以上,起步加速性能提升30%,并经过256种复杂工况场景的严格测试和长达1200万公里验证。
氢燃料技术方面,福田汽车已布局大功率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以及高安全、高储氢密度的工程化气液氢储供系统集成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30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实现"功率、效率、寿命"三重突破,发动机效率突破63%,-35℃极寒启动能力覆盖全国运营场景,质量功率密度达811W/kg。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福田汽车加速海外产业化布局
面向社会治理,福田汽车从全球的站位出发,积极践行国内国外“双重”责任。
在国内,福田汽车先后服务保障国庆70周年庆典、G20峰会、APEC会议、北京“双奥”、全国“两会”等国家级盛会和国际级赛事,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2024年先后投入811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在新疆成立技师学院,培养西部少数民族技能人才。同时,面对重庆山火、京津冀洪灾等自然灾害,福田车队积极参与援助,1227名志愿者累计服务2160小时。
在国外,福田汽车深入推进海外业务从贸易向产业化转型,聚焦海外“GREEN3030”战略目标,围绕商品定义、产品研发、供应链体系、制造交付、市场营销、客户经营6大方面,深入推进海外业务从贸易向产业化转型,构建起本地化研发-制造-服务闭环的全链条出海模式,不断助力属地建设。

巩海东告诉搜狐商用车,福田汽车把海外发展定位为三个阶段,1.0 阶段是贸易阶段,即纯粹的贸易商,把产品出口到海外做批发贸易;2.0阶段是产业化阶段,带着价值链出海;3.0阶段是全球化,全球都是市场,拥有全球化的产业体系、团队和数字平台。目前福田汽车处于1.0和2.0的中间阶段,刚刚迈入产业化的门槛,将加速推进海外产业化布局。
巩海东透露,福田汽车今年已经决定在八个核心市场做产业布局,一方面会自己投入,另一方面会合资建厂。按照计划,明年福田汽车的海外人员将达到5000人,2027年将达到1万人,且一半为属地化的外籍员工,将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在员工关怀方面,福田汽车也在不断加大投入。2024年福田汽车员工培训覆盖率100%,培育了7位全国技术能手,北京市各类高级技能人才14人,并从住房保障、文体活动、健康关爱等多方面协同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全面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ESG投入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福田汽车Q1净利润大增
面向公司治理,福田汽车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风险管理模式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基础上,明确设立风险管理的“三层防线”机制,深化业财团队协同,为公司稳健运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福田汽车坚持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全力向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迈进。

在接受搜狐商用车采访时,巩海东坦言,从短期来看,ESG会提高企业成本,因为要颠覆传统高能耗的生产体系,重构一套新体系,成本在短期内会快速膨胀。但从长期来看,ESG 对企业竞争力和全球化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巩海东认为,ESG是一个综合体系,核心是在全球化浪潮中抓住机会,扩大市场地位。从福田汽车争创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的目标来看,对ESG进行投入是必须的。福田汽车通过产品投入、降低制造成本和客户使用成本,既是ESG的范畴,也有利于企业竞争,还可以为企业生态的建立奠定基盘,显然有利于长远发展。
福田汽车2025年一季度报告的出炉也印证了巩海东的判断。根据报告,2025年一季度,福田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48.01亿元,同比增长15.01%;实现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70.08%。同时,福田汽车一季度实现销量1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9.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2.5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为福田汽车利润增长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