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四辆客车就有一辆江铃“晶马造”,江西伢子有一套!

晶马公司团委副书记、销售经理 夏昌波
清晨七点的西安街头,夏昌波熟练地将最后一口肉夹馍塞进嘴里,拎着公文包快步走向客户办公室。这个常年扎根西北的江西小伙,用“白天跑市场、晚上抓团建”的拼劲,交出了青春的双百分答卷。
1
“市场是拼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刚接手西北市场时,我们的产品市占率并不高。”夏昌波翻开自己的作战地图,从河西走廊到天山北麓,167处客户标记如星火燎原,他采用“销售口子送关怀、服务口子送暖心”的方式稳基盘;同时电话沟通加视频讲解相结合,通过言之有物的方式,结合客户使用场景,讲透产品优势,加深客户对产品印象,抢存量市场的竞品客户。“现在每四辆6米-7.7米柴油客车就有一辆是‘晶马造’!”抚摸着地图上天山山脉、祁连山山脉的轮廓线,这个90后青年的眼中闪着光。
西北旅游资源丰富,大景点基本都有区间车,存量巨大,他深知这是一个做增量、强品牌的机会,但困难是景点车辆品牌统一,开发难度极大。

“像喀纳斯景区,从喀纳斯游客集散中心往观鱼台一路都是‘胳膊肘’式的急弯,且都是上坡路,车辆在满载过弯时因重心原因侧倾明显,从观鱼台回游客集散中心一路下坡加上急弯,对车辆制动要求非常高,长时间踩在刹车上会出现刹车过热问题。”
为了拿下喀纳斯景区订单,夏昌波实地跟车了解景区在用车辆及运营路线情况,掌握客户亟需解决的痛点问题。同时与公司技术相关部门沟通,通过加装前后稳定杆、加大缓速器功率后,把车辆运往4136公里外的景区,请景区司机一遍遍试,底盘、转向一次次调,最终达到客户景区采购车辆的标准。“喀纳斯景区一次性采购了20台公司7.1米福尊。后续我们又在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华阴市华山景区实现突破。”
结合市场部三个年度的市场数据分析,夏昌波在存量市场中,敏锐地找到了增量市场——客运及定制班线。针对公司产品在客运及定制班线市占率不高的情况,他带队走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四省(自治区)中的18市32县15镇,与客户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摸底市场竞品车型及销售策略,汇总分析,制定销售方案;先后在甘肃定西市的渭源县、陇西县、岷县;陇南市的西和县、礼县等地均实现了销量的突破。当被问及来回奔波9000公里的动力,他拍了拍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扉页上赫然写着:“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2
“最好的团课在奋斗路上”
深夜的列车呼啸着穿过河西走廊,夏昌波在颠簸中修改着团课PPT。电脑屏幕的光映照着窗外的星空,文档标题写着《新时代青年如何做好“自找苦吃”的答卷人》。

“这节团课素材都来自真实案例。”他指着PPT里照片笑道:“我们的团员顶着吐鲁番沙尘暴坚持调试车辆,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下进行ECS冬标测试验收,这不就是最生动的青春故事?”

从加强青年理论知识学习、筑牢思想基础,到聚焦青年创新、激发青年主观能动性,作为晶马公司团委副书记,夏昌波积极搭建青年技能竞赛平台,组织青年创新创效座谈会,及时掌握青年的创新想法,引领青年聚思想、提能力、立新功,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2025年上半年,青年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研发创新,参与完成了24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工作。其中,由青年科研人员担任第一发明人、主导完成的专利达18项,充分展现了青年力量在技术创新实践中的活力与主导作用。
这个在西北市场树起青春旗帜的江西伢子,正用“双重身份”演绎着新时代青年的无限可能。正如他在公司五四座谈会上所说:“当销售数据曲线与青年成长曲线同频共振时,我觉着这就是咱年轻人该有的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