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的经典卡车,却在我国水土不服,罗马尼亚布切奇卡车历史科普
对于布切奇这个卡车,我第一次听说还是从家里面的老一辈口中了解的,那个亲戚应该是我的一个姥爷,当时在地方汽车队工作,因为小地区没有柴油,所以分配了大量的东风140和罗马尼亚布切奇卡车。后来布切奇卡车的寿命普遍不如东风EQ140,而且都提前报废了,那时候我们居住的小县城也发展起来了,就从市里的汽车队调来了几辆达柯(DAC)卡车,也是罗马尼亚产的。以前我是当故事听一听的,最近心血来潮突然在网上找了一波资料,特意了解了一下这个车。

这个布切奇(Bucegi)其实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牌,它是罗马尼亚布拉索夫汽车厂(罗曼ROMAN的前身)生产的一款卡车,最后以罗马尼亚的Bucegi(布切奇)山脉命名的。
关于这辆车的故事还是要从二战之后说起:
1950年,罗马尼亚这个国家刚摆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但是经济依旧低迷不振,当时国家便下发了一个关于重工业兴国的文件,随即命令国内的重工业行业全面复产,建设共产主义工业化新阶段。领导人在下发完命令并开始实施之后又想了个点子,就是让罗马尼亚保持政治和经济的中立性,于是开始疏远前苏联国家。这时美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感觉这是一种分歧,然后就特意跑去罗马尼亚跟领导人说美国可以帮助罗马尼亚发展重工业,还能巩固国家经济。
那罗马尼亚领导人当然乐意了,直接答应了美国,到了第二年美国就将很多造车技术计划协议转让给了罗马尼亚,当时福特抓住了这个机会,将其发动机技术协议转让给了布拉索夫汽车厂。

然后布切奇的发动机就有了,这还没完,差一个车壳。

车壳的话布切奇是找的法国Causson工业公司设计的,这个公司一开始也是纯手撸铁壳,做出一个雏形来布拉索夫汽车厂去看了一下,验收完后便下了一套模具的订单,在法国Causson工业公司的完善后,模具成功交付,布拉索夫汽车厂便开始了正式的造车之路。
注:雪铁龙的一些车也是法国Causson来设计的。

一开始还造了个和布切奇没啥关系的车,名叫SR101,这款车看着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它就是美国早期给罗马尼亚的“赞助”,把万国KR11的技术给了布拉索夫汽车厂,并于1954年开始制造,1955年正式量产。(比中国早一年)

时隔5年,待到法国人模具交付,布拉索夫汽车厂的SR131/132横空出世,131是后驱3吨的车,132是四驱5吨的卡车。这款卡车就是新模具扣老底盘,然后装了个福特Y-Block V8发动机,在推出之后这款车还被罗马尼亚人大范围宣传,车上拉着横幅,上面写着:社会主义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
然后这个车中国也有进口,它在咱们这是叫喀尔巴阡,那个坑人不浅的车,曾听闻喀尔巴阡,拐弯就翻?

喀尔巴阡的内饰,不知道老司机们还有没有印象?

时间又过了4年,这个坑人不浅的车终于停产了,布切奇SR113/114卡车顺势推出,这款车的载重量更大,4X2的车型就有5吨的载重量,4X4的则有8吨的载重量。
布切奇SR113的驾驶室再次经过了改进,为了弥补之前喀尔巴阡车型的耐久度问题,布切奇SR113的驾驶室钣金做的格外厚,大G的关门声在它面前就是弟弟。


后来为了增加车辆的用途,布切奇还推出了SR115(牵引车)和SR116(自卸车),荷载质量也是5吨级别。

SR113的载货车还有一个加长版的,叫SR113L,这款车曾和SR113普通版本一起进口到国内。
然后我挖个老文章的坟搬一段:
布切奇这个车因为轴距设计的原因不能拉重载,而且只适合跑路况比较好的公路,但是在当时国内大部分工况都不适合布切奇运行,拉着货一走一个坑,轴距长的车根本受不了,轻则掉螺丝,重则扭大梁、翻车,以至于这些车刚进中国就出现了不同情况的水土不服状况。

我们再来说一下这款发动机,这是福特当年非常出名的一款汽油V8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嘎斯GAZ上也有应用。
这个福特Y-Block V8发动机是90度夹角的气缸排列,缸径97mm,行程85mm,机器排量5.025升。
早期这个发动机的压缩比是6.7:1,后来就改成7.2:1了,这完全要归功于当时恶劣的油品和糟糕的空滤质量,让发动机不断损坏,最终美国人也很无奈,加大了发动机行程
这款发动机的性能在当时还是很不错的,在1960年就有140匹马力/3600rpm和320N.m/2100rpm的扭矩,机器采用1-5-4-8-6-3-7-2的点火顺序。
开过布切奇的老司机肯定都知道,原装的布切奇的这个Ford-Y-block V列8缸汽油发动机有140匹的马力,在这动力强劲的背后,是过多的燃油消耗。况且当时国内不到60号的油品根本达不到布切奇发动机的标准,像爆震,回火都是家常便饭。当然有些地方会加厚缸垫来缓解这一情况,而有些不懂的则是放任不管,后来这些车都早早的报废了。
然后这辆车在中国荣获称号“不争气”

后来因为这辆车油耗太大,1973年的石油危机爆发之后汽油机布切奇的生存时间就屈指可数了,布拉索夫汽车厂不得不重新转型,做柴油车。
1975年,布切奇停产,罗马尼亚迎来了新的血液——DAC 6135卡车,这款卡车的型号直接用发动机命名的,6缸135马力,简单粗暴。在1980年的时候DAC卡车迎来了一次改款,并于1990年正式停产,这个车型的历史就此完结。

后期的改款DAC,机盖换成了玻璃钢。

布切奇卡车的历史就此完结,虽然说在中国混的的确不怎么样,但是不得不评价这辆车在当时确实是一辆好车,出色的性能和耐久的驾驶室为许多地区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可惜啊,这些爷爷辈的车现在只能通过文章来纪念了。
图文:夜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