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超过900马力,车货总重高达77吨,芬兰西苏Polar混动卡车科普
芬兰的西苏卡车,您听说过吗?西苏公司于1931年4月1日在赫尔辛基创立,今年刚刚度过它的90岁生日。目前,公司有103名雇员,2019年收入4610万欧元。在欧洲各大卡车制造商中,它的体量显得十分小。在以前,西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军用卡车和装甲车,民用市场涉猎较浅。

西苏S-321卡车,是西苏公司创立之后生产的第一辆卡车。使用了基于沃尔沃LV-66的发动机,具有75匹马力。

在大部分欧洲人的印象里,西苏的产品主要是图上的E13TP 8x8军用卡车。

二战结束后,西苏开始发力民用产品,恢复了卡车和客车的底盘生产。同时,还有生产火车的副业,图上的JA-7型机车就由西苏制造。

后来,由于工厂体量较小,西苏便开始使用奔驰,沃尔沃,雷诺等厂家的驾驶室、发动机等组件搭配自产车桥和车架生产卡车。而今天,我们介绍的卡车也是这样一台特殊的卡车。

它就是西苏Polar卡车。使用了来自奔驰Arocs的不少部件。包括驾驶室、大灯、内饰等,而车架和车桥则由西苏公司自行设计和制造。从外观上看去,你并不能一眼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前面罩由Arocs的上下多层锯齿造型换成了多幅平直设计,中间用镀铬条分割,而西苏的LOGO放置在前面罩中间。

西苏Polar Hybrid卡车正脸,上方遮阳板的Timber字样代表着它是一台用于木材运输卡车。

用于对比的奔驰Arocs官图。可以看出,更换前面罩后,整车的外观便和Arocs拉开了不同。但由于模具原因,原有的在雨刮器下方放置奔驰小LOGO的凹陷并没有取消。

图中黄框所示区域的奔驰三叉星标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小小的方形西苏LOGO。在进气格栅上方左侧的900+Hybrid代表着车辆使用了混合动力技术,能输出900匹以上的马力,右侧的Polar字样则是车辆的型号,结合起来,车辆的型号为Polar Hybrid。

除此之外,驾驶室的其他部分和Arocs保持了基本一致。车门、扰流板、后视镜都是原汁原味的Arocs风格。

与Hybrid车型相对应,也有采用内燃机直驱的普通版Polar车型,例如图上的西苏Polar 10x6无混动技术,主要用于矿石开采。

混动的Polar Hybrid在基础车型优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芬兰,运输木材的卡车总重经常会达到80吨左右。如果使用单纯的内燃机,则需要更加高昂的成本。即使是市面上最强的发动机,马力输出也仅在750匹马力上下,低于欧洲运输行业公认的吨马力10匹以上。在冬季情况下,动力需求则会水涨船高,湿滑的路面也将成为一大敌人。

于是,混合动力技术便被提上了日程。为了保证底盘越野性能的足够强劲,西苏选择了奔驰Arocs底盘作为基础。主发动机采用奔驰的OM473发动机,排量15.6升,625匹马力、3000牛米。在发动机之后,串联一台来自Danfoss公司的电动机,功率250千瓦,扭矩1500牛米,使用1千瓦时容量的超级电容供电,用以短时间工作。最后,串联一台伊顿的RTLO22918B变速箱。这一组合动力系统的输出马力达到了900匹以上。

您可能会有疑问,这个附加的电动机到底有什么用?事实上,电动机仅在需要大扭矩的时候通过手动激活的方式进入工作。例如脱困、超车等情况。同时,在需要倒车的时候,电动机也能直接反向输出,帮助车辆向后行驶。

未装车的混合动力系统。系统通过驾驶室后方布置的两个超级电容工作,组合电容量为1千瓦时,工作电压750伏。根据西苏和供应商Danfoss的说法,这套电容系统已经在航海领域运用许久,在卡车的全生命周期内都无需更换电容器。当电量耗尽时,通过发动机运行时带动充电,充满约需要两分半钟。


Visedo公司的超级电容组件,布置在驾驶室后方。目前,Visedo公司已被Danfoss公司收购。


驾驶室内部,与奔驰第四代Actros与Arocs卡车差别不大,方向盘中间的奔驰LOGO换成了西苏LOGO,多媒体屏幕上方加入了一块数据屏幕,监控混动系统的工作状态。红色的按钮为急停按钮。紧急情况下拍下该按钮,电力系统便会断开离线。


除了监控电动机转速、超级电容电量等数据,屏幕本身还具有多个按键,用来切换屏幕亮度、输出模式、动力等级等参数。

双手刹对应着牵引车和挂车手刹,车辆采用伊顿的RTLO22918B手动变速箱,具有18个前进挡和4个倒挡。变速箱挡杆上方的蓝色小按钮是电动机的启动按钮,向前推动就能激活电动机工作。

在芬兰,不少驾驶员都偏爱手动变速箱,同时由于车辆的总重更高,变速箱要能够更好的应对极端情况。因此,西苏选用了RTLO 22918B手动变速箱而非奔驰的PowerShift3 AMT变速箱。该变速箱具有3600牛米的输入扭矩,与降档操作一同使用时,可直接推动按钮激活电动机输入1500牛米扭矩并等待发动机扭矩上升,叠加二者扭矩,提升动力表现。

挡杆细节图

车辆驱动系统透视图

在Danfoss官方的宣传视频中,两台混动卡车同场飙车,十分热血。后方车辆使用了平顶驾驶室,同样来自Arocs。

飞驰而过的另一辆Polar Hybrid

在芬兰,木材运输卡车的GVW限制为76吨,混动卡车限制77吨,同时允许最大5%的超重。这让车辆的合法上路总重达到了高达81.5吨。对于运输者而言,更高的有效载荷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率,即使卡车的成本较高。

但是,还有很多的因素需要考虑。在ETM杂志社对西苏公司负责人的一次采访中,负责人坦言:比起使用625匹马力的非混动Polar卡车来说,混动版本的价格高出了42000欧元左右。除了能带来显著提高的载荷,混动技术还能让卡车的油耗变得更加低。

在西苏公司的测试中,采用混动技术的卡车百公里油耗比起非混动卡车低了4升左右,同时带来了更好的动力表现,增长了发动机的维护间隔。但无论如何,混动系统都需要额外的维护,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

但是,在使用木材起重机或者其他需要动力的设备时,电动机就具有了更大的优势。发动机能一直保持在经济转速恒定为电池充电,电动机则根据工况灵活且快速的调节输出动力,还能用来驱动液压源。

结束语
对于长久不起波澜的卡车驱动市场,西苏公司的强势突围为运输公司带来了不错的新选择,给爱好者带来了不少看点。但由于公司体量较小,同时该卡车的应用工况较少,它注定无法在欧洲的庞大市场上兴风作浪。对这辆卡车,笔者有着十分积极的主观评价。而回归车辆本身的技术和价格问题,就交由市场来检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