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线生产+夜间路试双推进—曼恩纯电卡车助力物流效率与绿色转型
【2025年8月22日,北京】目前,曼恩纯电卡车已正式迈入量产阶段,且实现与柴油卡车共线生产的灵活模式。此外,这款兼具零碳排放、行驶静谧及经济高效等多重优势的新能源车型,目前已启动夜间道路测试项目,将通过实际运营以进一步验证其在优化交通效率与推动绿色物流转型中的独特价值。

共线生产解锁灵活产能
曼恩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Vlaskamp表示:“纯电卡车的量产将成为我们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高效能的纯电卡车将助推零排放的货运成为现实,这也是我们迈向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步。”他补充道:“曼恩纯电卡车覆盖12至50吨全重量段,可应用于市政作业到长途干线运输等诸多场景。我们计划于今年年底前交付首批1000辆纯电卡车。与此同时,我们期待配套基础设施加速完善,为纯电交通工具的规模化普及注入持续动力。”

创新与技术已然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更是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气候政策目标的核心纽带。曼恩凭借纯电卡车的突破性进展,进一步为人们勾勒出低碳货运的未来蓝图。本十年内,曼恩将投入约10亿欧元用于欧洲工厂的电动化转型。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灵活切换电动卡车与柴油卡车的生产,能够精准适配市场动态变化,并且可以按照客户订单顺序进行定制化生产。这一创新模式的落地,不仅带动了装配线的全面升级,更推动了供应链与物流体系的深度变革。
纯电优势赋能物流转型
在启动批量生产之前,曼恩已制造近200辆电动卡车试生产车型并交付客户。这些车辆在欧洲道路的实际运营中已累计行驶约200万公里——部分车辆日均行驶里程达850公里,且平均每百公里耗电量仅97千瓦时。目前,曼恩已收到约700辆电动卡车的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电动卡车在汽车供应链运输领域尤为适用,其中超低驾驶室半挂牵引车更是凭借950毫米的牵引销高度与3.75米的轴距成为市场独有的车型,这使得内部装载高度达3米的纯电运输成为可能。该款车型目前已在沃尔夫斯堡和巴伐利亚地区投入使用,服务于不同路线的汽车供应链运输。

电动卡车的另一项优势在于其配备3至6组模块化镍锰钴(NMC)电池,这些电池由曼恩纽伦堡工厂生产,电池容量高达534千瓦时,这意味着车辆无需充电即可行驶至多500公里。若需更长续航里程,还可选择加装第七组电池,此时纯电续航可达740公里。
曼恩目前不仅拥有品类丰富的电动卡车产品,还涵盖电动巴士领域。目前,欧洲各城市中已有超过2500辆曼恩电动巴士投入运营。全新的电动巴士产品将与电动卡车一样,配备由纽伦堡工厂生产的电池。
夜间运输释放效率潜力
7月至8月期间,曼恩商用车联合约翰・德滕多夫货运有限公司(Dettendorfer),在劳布林与博尔扎诺之间的布伦纳路线开展了为期四周的纯电卡车夜间行驶测试。与柴油卡车不同,依托 A12高速现行的夜间行驶禁令豁免政策,电动卡车获许夜间通行。此次测试旨在缓解布伦纳山口交通压力、疏解拥堵,同时减少二氧化碳与噪音排放,提升物资供应的稳定性,尤其为冷藏、医药等时间敏感型供应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解决方案。
模型测算表明,仅需300辆电动卡车投入夜间运营,就能将库夫施泰因白天的道路拥堵疏导时间缩短至多1小时。与此同时,每辆电动卡车若年行驶里程达11万公里,年均可减少约 95 吨二氧化碳排放;以每日300辆的运营规模计算,每年最高可减少2.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一减排量相当于一个小镇的碳排放总量。

在布伦纳路线使用电动卡车,从经济角度来看同样划算。若车辆每年在德国高速公路上行驶超过11万公里,每辆车每年可节省的通行费将超过6万欧元(目前,100%的通行费豁免政策仅在德国适用,在奥地利的A13高速公路上,电动卡车的通行费可减免高达75%)。以物流行业卡车的典型使用场景计算,三年内,在布伦纳路线上,电动卡车节省的通行费使其相较于柴油动力车辆,在总拥有成本(TCO)上形成了超过15%的优势。

此外,在山区路线行驶时,电动卡车的能量回收率(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回充至电池)最高可达40%。与柴油卡车相比,电动卡车的噪音排放也大幅降低,其加速时的噪音感知约为传统柴油卡车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