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汽解放“15333”新能源战略发布四周年

深耕沃土,乘势而上
引领行业新格局

2025年1至8月,一汽解放新能源车销量突破2万辆,作为传统企业快速向新能源转型的代表,一汽解放市场表现抢眼,同比增长近400%,实现新能源销量倍增式跃迁增长,不仅增速稳居行业第一,牵引、载货产品销量行业第一,专用、渣土等新能源产品销量增速也持续领跑。河北、河南、四川、山西、湖南等多个省份销量破千。
精准满足多元需求
构筑持久产品竞争力

一汽解放以满足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目标,加速新能源产品升级和迭代,全力提升适应性和竞争力,深挖14个细分场景,打造5大整车平台,产品涵盖牵引、载货、自卸、专用、客车五大品系,针对性推出50余款产品。同时,紧紧围绕节能、轻量化、舒适化等商用车用户最关心的方向进行技术突破,产品状态已由“传统车电动化”过渡到“核心总成数智化”阶段。
在新产品方面,一汽解放相继投放轻量化2.0牵引产品、大电量矿山自卸产品、小电量工厂物流载货产品、大方量轻量化搅拌产品、耐高温饲料运输产品、低成本直驱环卫产品、公交+公路系列客车,打造了强有力的产品组合,引领行业发展。
自主总成产业化
塑造差异化竞争力

一汽解放坚持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并进。在纯电动方面实现对三电核心技术的全面自主掌控,并深度布局全产业链体系,构建起涵盖自研电池PACK、电机及电驱桥、箱、热管理系统等关键环节的完整产业生态;在混合动力方面,已完成多构型混动产品布局,搭载高效专用自主发动机、变速器;在燃料电池方面,已布局“氢燃料电池”和“氢气发动机”两条技术路线,燃料电池系统已完成覆盖80-400kW功率段系统开发,各类产品性能指标行业领先,围绕氢气发动机、氨氢融合内燃机、燃料电池等技术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77项。
拓展战略合作
夯实基地布局

一汽解放全面深化研发、产能与生态三大布局,加强合作创新发展。在研发方面,坚持采用自研自制、合资合作、产学研结合方式,不断突破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已实现电池PACK、电驱箱、电驱桥等核心总成自研自制、自主可控。参股上海重塑,合力聚焦燃料电池商用车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并与高校院所共同推动新成果率先应用。
在产能方面,完成长春、青岛、广汉、柳州、佛山五大整车生产基地新能源生产导入,实现10万辆新能源产能布局。

在生态方面,一汽解放与宁德时代、特来电、高老桩新能源科技等合作伙伴联动,通过电池租赁、整车租赁及“以租代购”、配套建设基础设施等灵活模式,全链条破解用户“购车贵、运营难”的痛点。并积极牵头构建覆盖“车辆研发-充换电站建设-售后服务”的一体化生态网络,推动物流生态加速新能源突破。
打造卓越服务
构建共赢渠道

在渠道方面,一汽解放营销体系整体转型新能源,依托庞大的经销网络,直达终端客户,快速传递客户声音,第一时间响应用户需求,整体营销模式以网络渠道为主、直销模式为辅,实现“多条腿走路”。
在服务方面,一汽解放已布局1800多家服务商、95家备品中心和200多家备品经销商,网络覆盖260多个地级市,服务半径小于50公里,结合新能源产品特殊性为用户提供驻场、伴随式服务,在重点新能源区域已构建“三电+底盘”一体化服务站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