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轴VS小三轴,新时代该如何选择?最详三轴客车历史科普来了
日前,某商用车群里对宇通第335批公示的三轴座位车展开了一番讨论,除了对产品本身归属系列判定外,更多的还是对宇通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开始玩起小三轴了表示诧异。那么究竟什么是小三轴,与之相对的大三轴又怎么回事?营运行业因何出现了这种“舍大求小”的趋势?且听笔者一一到来。
13.7米“大三轴”的前世
2004年4月1日,国家对执行了15年《汽车外廓尺寸限界》进行了修订,发改委、交通部和公安部共同发布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其中增加了三轴客车的外廓尺寸限值要求,从此前的两轴单机12米放宽到三轴13.7米,11米以上客车车宽从2.5米放宽到2.55米,这也成为三轴单机、也就是“大三轴”客车的开端。此外,虽然都是三轴单机结构,但本文均指“三轴座位客车”,不涉及属于另一话题的城市客车,请读者留心分辨。
当业内传出三轴客车政策放开的消息,客车行业也闻风而动,迅速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彼时交通系的王者宇通,率先在行业内获得了三轴客车公告,2004年9月发改委第78批的ZK6139H/HW系列成为“破冰先驱”,连同2005年3月第94批发布的莱茵之星ZK6140R43,两款车联合参加了2005年春季第5届世界客车博览会亚洲展览会(BAAV)。而同样在3月发布公告的大金龙天剑系列XMQ6137也在此次展会上亮相。
其实早在2004年3月6日,青年客车便在金华发布了13.7米“星航线”系列豪华客车,并于3月23日的第4届BAAV展上发布了JNP6137WE。而官方引进德国Setra S315不久的安凯客车,与荷兰BOVA合作的中通客车,以及应北京公交集团要求的丹东黄海,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三轴作品。短短两年内,彼时客车行业的主流企业都涉足“大三轴”客车领域。
在公路客运的鼎盛时期,这些突破单机长度上限、增加载客能力的大三轴们,为“黄金线路”的车主们提供了最佳的选择。在营运费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增加10个左右的座位数,可以提供额外15%的上座率收入,利用1辆车实现了远超12米的收益,尤其此后三轴与双层的结合,更是将单机载客能力推上了历史的巅峰,在铁路客运大提速之前,成为名副其实的“公路之王”。
公路客运的衰落与三轴客车的变局
作为重要的旅客运输方式,公路客运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与铁路、民航展开了激烈竞争,并称为交通客运行业的“铁公机”,诸如沈大、成渝等路段先后成为主要争夺领域。在铁路时速普遍较低、民航尚不普及之际,公路客运凭借客运站场建在市内的“门到门”、相对丰富的班次和百公里以上的时速,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很多人儿时梦中“公路客运黄金时代”的来历。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局部地区开通运营速度200km/h的动车组列车。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运营,最高运营速度350km/h,首次打破中国铁路困扰多年的春运瓶颈。随着高铁运输在干线铁路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正式进入了高铁时代。
此消彼长,2011年12月31日,工信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客货车安全技术性能加强车辆<公告>管理和注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也就是对行业影响深远的632号文,其中规定公路客车、旅游客车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00公里,这也使得公路客运在铁路的200km/h面前丧失了原有的优势。
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延伸,城际铁路的日渐普及,留给黄金班线的空间越来越小。一些与高铁走向平行的公路客运班线即使票款大幅降价,也无法挽回曾经的上座率,只能寻找尚未开通高铁的线路,在夹缝中求生存,或者干脆退守农村客运、勉强过活。
曾经的天价车在新一轮的PK较量中迅速沦为“过气网红”,国产“Neoplan”、“Volvo”这些曾经公路客运的豪华品牌代言人,MAN、Scania、Volvo、日野、斗山等欧日韩系进口机们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国外客车品牌相继败走中国市场。
如果从市场端销量看,三轴客车市场自2005年正式放量,经历两轮换车周期(5~6年)后却始终没有太大起色。自2013年以来,三轴客车常年处于年均不到300辆的水平,是名副其实的小众市场。2018年1月1日,最新的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其中“增加了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客车的核定乘员数应小于或等于56人的要求”,大容量营运客车时代彻底成为历史,市场在那一年也出现了暴跌。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2019年三轴客车市场却逆市出现了强势反弹,这是市场出现了新的产品吗?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在大家熟悉的13.7米“大三轴”之外,笔者也结合国标政策的最新修订,引入“小三轴”的细分产品概念。大致说来,这是一种通过总体布置的空间优化,缩短车身长度,实现56座上限的三轴客车。通过适当轴距缩短、以及车内空间的压缩,车长通常达到13米左右,比传统的13.7米减少了超过半米,是为“缩小一级的三轴客车”。
从市场上细分车型的销量走势可知,2019年的13.7米大三轴实现了一定增长,突破了300辆大关,但真正改变了市场格局的却是13米小三轴的热卖,当年便达到314辆,呈现出极具挑战力的上升势头。今年上半年,小三轴更是完全盖过了大三轴的风头,以164辆、超六成的占比,发出了行情逆转的讯号。
细心的读者想必发现,销量图表中在2015-2016年各有1辆小三轴,其实这是宇通2015年12月销往山东日照ZK6132HNQ1Y和2016年1月销往新疆ZK6132HNQ1E的记录。早在大三轴依然称王的年代,行业龙头的宇通客车就已萌生了三轴客车降成本、深挖经济性的产品构思理念。
2013年11月工信部第254批,宇通申报了ZK6132HNQ1系列3款公告(尾缀Y高一级、E高二级,S高三级,Z中级,T普通级,其他车型也是同一规律)。该车全长12.99米,最高3.69米(无空调时),由于当时尚无最大人数限制、只有59人水平,比同期的大三轴层半客车69人亦有一定差距,因此市场反应平平,企业未作正式推介,公告也很快撤销,只留下这2辆记录作为湖面的涟漪。类似的还有亚星金刚YBL6138H系列,稍晚些问世,最终也消失在历史的背影中,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探寻。
其实更早些时,行业即有采用“小三轴”结构的产品。早些时的海格客车,早在2007年2月第137批便申报了基于A80系列而来的KLQ6128Q3Z,该车全长12.44米,采用Scania DSC1205国二柴油机,最大只有47人,与时下的“小三轴”并不属同一产品理念。
而青年客车则在同年11月第155批申报了JPN6127S,车长同样只有12.44米,可选装德国MAN D2866LOH29或韩国斗山DV11国三柴油机,但由于采用了双层结构,最大达到74人,与当下只允许单层结构的客车更不可同日而语。这些先行者们虽然在市场中没能掀起太大波澜,却成为公路客运那段近乎疯狂黄金期的最好代表。
小三轴的全面崛起
为了进一步说明大、小三轴的销售走势,笔者以产品平台为维度、对2013年以来销量在10辆以上的车型系列进行整体对比。从上图可知,早在2013年大三轴一统天下的时候,市场还处于相对纷繁的“战国时代”,除了宇通领跑外(两款ZK6146和ZK6147),还有青年JNP6140、大金龙XMQ6140、海格KLQ6145和安凯HKK6140系列。
到了2017年,三轴客车市场已经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一些曾经的品牌相继退出争夺,宇通ZK6146在全面收割市场,而亚星金刚YBL6148也在始终坚守,厦门两兄弟的大金龙XMQ6140和金旅XML6148已现疲态,走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末年。
但2018年成为三轴客车的转折点,由于当年市场整体缩水,加速了行业对产品的创新,大金龙就此推出小三轴新5系XMQ6135,开始成为撬动行业的新生力量。次年海格海威系列KLQ6132同样取得了市场的青睐,全年销量达到129辆,连同大金龙XMQ6135的185辆,共同对大三轴宇通模块化系列ZK6148的311辆形成冲击。
而中通客车也加入小三轴战团,去年11月第325批申报了新世嘉系列LCK6139,今年上半年取得了11辆的销量突破。看到小三轴渐成气候后,主流客车企业们也不甘寂寞,开始进行自己的新一轮产品转化:金旅客车基于新凯歌系列平台,于今年4月第331批申报了XML6132J35Y;北汽福田于7月第334批申报了BJ6132U8BJB;而本次话题开端的主角宇通,也在今年第335批公示系统中申报了新7系ZK6137H15QY1。这些行为似乎都在说——小三轴,真香!
后记
不过必须看到,作为三轴客车多年的王者,宇通此次涉足小三轴领域其实也是一个信号,即在核心优势市场,要通过产品线的扩充与组合,取得最终的绝对市场占有率。
目前宇通是行业内唯一同时拥有大三轴ZK6148和小三轴ZK6137的企业,在小三轴市场极度看好的同时,宇通此举也向金龙中通福田们发出了“不可独美”的信号,而这也恰是行业领军企业展示出的气魄——人有,我也一定有。凭借对营运市场多年积累与和深挖,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宇通ZK6137也会取得成功,但是否会把三轴客车市场整体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才是更值得关注——毕竟,公路客运行业压抑太久了。(完)
图/文: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