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MV3+北奔H10+东风猛士,国产全明星助力神舟飞船地面搜救任务
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次成功的航天飞行任务需要多方密切配合。从发射场到着陆场,其中环环相扣,一致努力。随着中国空间站工程的推进,未来的载人发射任务也会越来越多,这为东风着陆场提供了不小的挑战。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挑战,东风着陆场也引入了多种新的车辆设备。在今天的文章里,提加商用车网就带您来一起看看:东风着陆场的那些至关重要的国产新装备。
航天员的守护神 一汽解放MV3

一汽解放MV3是一汽解放开发的最新一代高机动战术卡车。它采用了发动机置于驾驶室之前的长头布局,具备4x4、6x6等多种驱动形式,并且还有单排、双排等多种驾驶室配置。解放MV3系列军卡很受部队的欢迎。在此基础上,解放还基于MV3推出了专供民用市场的一系列底盘。

在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的地面搜救任务中,多台基于解放MV3底盘发展而来的特种车投入了使用。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三台采用6x6驱动布局、配备单排驾驶室的方舱车。这三台车的学名叫做: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车,主要负责对航天员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及时给予救治。为了能第一时间赶到返回舱着陆现场,车辆的机动性至关重要。因此,选择MV3可谓是再好不过了。

这三台MV3特殊车型在配置上也与众不同:橘黄色的车身涂装类似飞机上的“黑匣子“外壳,极其醒目,和地面形成了极强的反差,便于识别。此外,这三台MV3在驾驶室顶部增添了警灯,类似救护车一般。为了应对漆黑的沙漠环境,探照灯自然也是必须的。

在车尾,我们可以看到:车辆采用了双开门布局,并且配备了液压尾板。毕竟航天员是坐在椅子上被抬上车的,有个液压尾板不仅省劲,而且还安全。目前的神舟飞船最大能坐下三人,因此配备了三台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车,车尾可见其1、2、3编号。随着未来新一代载人飞船入役,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车加入地面搜救分队。

液压尾板不用时,便会向上图一样折叠收起在车体后方。此外,我们可以看到:箱体顶部四周设计了警灯,增强提示效果。侧面车体喷涂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LOGO以及“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字样。

当搜救任务进行时,航天员的椅子会被搬到尾板之上,之后抬升进入车内。工作人员主要借助箱体右侧的车门进入,与航天员的进出操作进行隔离。此外,箱体顶部设计有两台空调,起到环境控制和空气过滤效果。

工作人员进出所需的梯子被巧妙地设计在了驾驶室左后方

车身周围设计有明亮的LED灯光,照亮工作区域。车身内部一样采用LED照明,纯白色灯光。内部设计有多种生命体征监测和支持系统,是航天员们的地面守护神。
重型搜救先军 北奔H10

在返回舱搜救的其他领域,也有着更多新型装备的加入。在上图的合影中,除了中央的解放MV3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车之外,还有着两台长得像军用卡车的独特车型。这两台车型基于北奔H10系列高机动卡车平台发展而来,而北奔H10则是一款彻底军用化的卡车平台产品。

上图为东风着陆场服役的两台北奔H10特种车型。相比起其他的卡车车型,H10的军用卡车特征在于:它采用了更加厚重的装甲驾驶室以及超厚的玻璃,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并且,保险杠、固定铆钉等设计也有所不同。

重点之处在于:北奔H10系列的发动机散热器被放置在了侧面,位于驾驶室的左后方。这样设计有几个好处,第一:减少了正面面积,避免受损。第二:能扩大尺寸,增强散热表现。第三:能够为驾驶室让出更多空间,进而降低驾驶室高度,让车辆能够塞进军用运输机的货舱。纵观全球,莱茵金属HX系列等多种先进军卡都采用了这种设计,北奔H10以及部队选用的SX2306、SX2550等新一代高机动车型也不例外。

地面搜救队伍中一共有两台配置不同的北奔H10。上图为H10工程运输车,其驾驶室顶部设计有警灯和探照灯,驮载方舱,内部装有多种搜救器材。车身整体采用军绿色涂装,刷涂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LOGO,在搜救车辆中显得十分不同。无论神舟飞船返回舱着陆在什么地方,这台北奔H10工程运输车都能借助车上的工具来把返回舱从沙漠里搞出来。

上图则为北奔H10指挥调度车。其驾驶室顶部除设计有警灯及探照灯之外,还设计有光电转塔,用于增强态势感知水平。驮载的方舱内安装了多种指挥设备,方舱顶部设计有卫星天线,起到了广域通讯、情况协调的重要作用。



凭借着高通过性、高越野性、高机动性的可靠优势,这两台北奔H10在搜救任务中表现不俗,有力的支撑了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的返回任务。
搜救队员的好伙伴 东风猛士小型搜索车

细心的读者朋友可能发现了:北奔H10的最后一图左侧有一台神秘的车型,它便是上图中的东风猛士小型搜索车,采用了第三代猛士6x6底盘进行改造,安装有警灯、越野探照灯,起到高机动广域高速搜索的作用。其搭载双排座驾驶室,后方驮载的方舱内设计有六张座椅,整车能够搭载10名工作人员及部分设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返回舱进行一级处理。

车上还安装有通讯设备以及光电感知设备,单车即可实现对返回舱的简单处理。当返回舱的着陆情况较为简单时,这台猛士小型搜索车便能够独立完成对返回舱的处理工作。而在其他情况下,该车也能供辅助其他车辆开展工作。经过三代的发展,东风猛士系列高机动越野车成为了人民军队的心头好。而如今,它又迈入了航天搜救的队伍,为中国航天发展贡献力量。
总结
相较于神舟12号搜救任务来说,神舟13号、神舟14号搜救任务的不同之处在于:很多国产的新装备加入到了东风着陆场的地面搜救队伍之中。成功的航天任务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而这些国产装备也将助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走的更快、更稳。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还想看到更多有趣有料的商用车内容,别忘了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