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德卡新造型来袭,厦门金龙入局新能源卡车,工信部第346批新产品公示之N类牵引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继5月后,2021年6月的汽车产销量继续呈现明显回落,商用车行业下滑主要与7月1日执行的柴油国六排放标准切换有关。具体看,2021年6月半挂牵引车销售8.2万辆,已同比持续走低一个季度、达到-5.1%(4、5月同比分别为-2.8%和-9.1%)。2021上半年的半挂牵引车行业累计销售53.1万辆,同比累计增长23.3%。由于又临排放切换年,可将行业整体评价为:上半年“暴饮暴食”,下半年“打鱼晒网”。
346批初现新品放量,替代燃料大涨至六成
6月份各家在上演了销售端国五柴油“最后的疯狂”后,迅速转为“养精蓄锐为明年”的技术储备阶段,研发端逐渐发力、新品层出不穷也成为下半年持续关注工信部新产品公示的最好理由。

工信部第346批新产品公示中,牵引类新品数量小幅回升、达到39款,环比增加7款、数量扩大两成有余,与笔者开始统计的第342批42款数量接近,初现下半年“新品放量”势头。本批只有两种基本型牵引车:6×4三轴25吨合计32款、占比82%,4×2两轴18吨则为7款、占比18%,基本稳定在二者4:1的公告产品结构。

本批公示最大变化当属替代燃料新品瞬间占据六成份额,一跃成为货车行业的“热门话题”。受柴油国六B阶段要求的影响,N类货车中以柴油为主且市场销量极其可观的轻卡、重卡和牵引车,纷纷将替代燃料作为排放升级的技术手段。除了NG燃气动力外,各家车企还加大向电动化进军的力度、本批尤为突出。三种主力产品的替代燃料新品比率分别为:轻卡52.6%、重卡40.7%和牵引车59.0%,都属于非常高的渗透率。
具体看,本批牵引类的柴油动力仅有16款、占比41%,只有总量不多的18吨新品略胜一筹,而市场主力25吨的柴油动力则不足四成占比。替代燃料本批迎来大丰收:NG动力合计7款、占比18%(包括2款CNG和5款LNG);新能源则合计16款、同为41%份额,可与柴油动力分庭抗礼。进一步,本批BEV合计8款(含3款换电式),FCV合计6款,同时出现了两款HEV车型。若按现行新能源汽车定义,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只能列入“节能汽车”范畴,但笔者考虑到燃油与纯电动结合的驱动模式仍属替代燃料的一种,且更多数的货车电动化尚在起步期(尤其Heavy-duty还在技术攻关),故也统称为“HEV”。
重汽黄河、吉利远程、厦门金龙NEV各有千秋
鉴于此,首先对重点NEV牵引车进行简述,常见产品无需赘述,笔者将持续聚焦有结构特点、有战略意义的新品,履行“竞品监控”的数据发掘职能。

首先来看重汽济南商用车的黄河X7系列ZZ4187W501XZ1KFCEV燃料电池牵引汽车(Aero 7系列),继上批汕德卡系列ZZ4256V384HZ1FCEV后(右下图),这也是重汽系的第二款FCV牵引车。从行业现行经验来看,不论BEV还是FCV都是以传统ICE产品为基础,在驾驶室后方增加一体式的动力电池或者燃料电池+储氢系统,轮廓简洁、高大平直,不做过多装饰。而重汽黄河本次则采用了成型模具件,侧部的logo和散热格栅、后部仿飞翼的加强筋都在突出“造型与功能有机结合”的美观性与实用性,这也是有别于大多数车企的做法、更为用心,亦突出了黄河X7系列的高端旗舰地位。
具体看,该车采用两轴18吨,整备质量10.37吨,可牵引31吨级挂车,前2片或3片钢板弹簧后空气悬挂,匹配潍柴动力燃料电池+宁德时代LFP动力电池的储能方案,潍柴新能源TZ410XSWDM2004永磁同步电机,额定/峰值功率240/360kW,全新驱动系统。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传统内燃机生产企业,潍柴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可谓“起的早、布局广”,目前三电系统均已涉猎,尤其在氢能领域更有建树,读者有兴趣可进一步查询。借助山东重工的资源整合,潍柴收编了客车圈的亚星/亚商、中通以及出口型企业厦门丰泰,货车业的重汽、陕汽、山汽,以及轻型车为主的渝州等整车厂,业已形成家族体系。

本批吉利远程旗下的吉利四川和华菱汽车也在新能源牵引车领域双双发力,远程系列的牵引车在BEV和FCV领域都实现了资质突破。
早年吉利四川进军重卡行业的GHT系列产品,由于大量运用横向元素、形成前卫激进的造型风格而被很多人直呼“看不懂”,此后也顺应时下审美观及时进行造型升级。本批申报的DNC4257BEVGM1换电式纯电动牵引汽车便采用新款GHT驾驶室外观,注意了横纵造型元素的交替呼应,也是吉利四川的首款新能源牵引产品。该车为三轴25吨换电式BEV,整备质量10.5吨,可牵引38吨级挂车,可选前2后3、前2后4或前3后4三种板簧悬挂,搭载宁德时代LFP动力电池,中车时代TZ400XS035永磁同步电机,峰值360kW、2500Nm,是一款为一汽解放等企业广泛配套的成熟驱动系统。
华菱汽车此前已凭借汉马H7系列产品获得FCV牵引车生产资质,在被吉利收购后,目前也开始积极融入远程商用车大家庭,本批便以“远程牌”名义申报了HN4250H36C9FCEV燃料电池牵引汽车。该车采用吉利远程升级款的G1系列驾驶室(根据燃料细分尾缀,目前可见G1L为LNG、G1M为甲醇,G1D为纯电动),外观风格与行业的主流路线基本一致,更为流畅自然。该车整备质量11.2吨,可牵引37吨级挂车,共有前2后4等5种板簧悬挂可选,搭载上海重塑燃料电池+宁德时代LFP动力电池的储能方案,中车时代TZ400XS035A永磁同步电机,峰值360kW,该驱动系统同时配套于上汽红岩FCV牵引车。

作为老牌客车生产企业,厦门金龙在市场饱和、渐入下行的时期,也开始主动尝试向新能源货车行业转型。此前在介入BEV轻卡领域后,本批也与集瑞联合重卡携手,推出了新一代BEV和FCV牵引车。该系列以联合U系列为基础进行局部改型,重新匹配三电系统。具体看:
- 金龙BEV牵引车采用换电模式,申报了XMQ4250BEVL换电式纯电动半挂牵引车公告,整备质量10.2吨,可牵引38吨级挂车,有12种钢板弹簧悬挂可选,搭载宁德时代LFP动力电池,厦门金龙自家TZ400XSKL280HC永磁同步电机,峰值功率360kW。
- 金龙FCV牵引车申报了XMQ4250FCEV1/2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两款公告,整备质量均为11.3吨,可牵引37吨级挂车,同采用金龙新能源TZ390XS-M200-01永磁同步电机,宁德时代LFP动力电池,主要差异在于分别采用了北京亿华通和上海重塑燃料电池,也都是氢能行业的著名供应商。
有趣的是,作为客车行业知名的两大品牌,宇通和金龙介入重卡业务后居然采用了同一家重卡企业的产品作为“底子”,尽管对外观做了家族式“微创新”(新式前中网或小圆灯改型,大面积镀铬装饰条或者黑区,秉承时下流行风格),然而无法改变的物理钣金结构却指向了同一款基型车。也许这是客车企业跨入货车圈的必经之路,毕竟对于完全正向开发一款全新牵引车的代价过于高昂,莫不如利用成熟产品试水,正如数年前行业的“万宝轻客风”一样。不过如果考虑到宇通完全自主开发的新款皮卡即将上市,大金龙是否也要跟风呢?
混动牵引再进牵引圈,东风博雷顿BEV再携手
关于混动是否需要进入牵引行业始终是个争议性话题。作为最早市场化的新能源技术路线,混动有过客车行业的成功经历,主要是M3类大中型城市客车。但在2015年纯电动客车迅速崛起后,混动技术的节油率补贴指标也日趋严格,在各地方追求“零排放”的普遍共识下,混动客车开始走向衰落。根据市场终端数据,2020年国内混动客车仅销售5千辆,正所谓穷则思变,混动技术自然也想进入同属重型商用车的货车领域,在此笔者也简单表述一下个人观点。

重型商用车混动技术有串联SHEV、并联PHEV和混联CHEV技术路线,多是在车辆启动阶段用电动机过渡,将内燃机长期保持在最佳工况,同时可将制动能量以电能形式回收储存到动力电池中加以利用,综合实现节能目的。
可现实中,实际工况是否有那么多可用的坡度姑且不论(山区特殊工况除外),单纯增加一套电驱动系统后的燃油经济账便无特别吸引力,很难通过油电差来算出理论上的TOC平衡点(回本周期或运营里程超长方能持平)。而插电式只是为了提高节油率的一种手段,并非关键因素、却会造成购置成本的上升(动力电池电量、充电系统等配置增加);而2015年后相对可怜的新能源购置补贴与混动系统成本增加又不成正比,亦可以忽略补贴因素。况且额外增加一套驱动系统的零部件可靠性无法保证,风险点进一步增多,维修成本存有极大不确定性。综合来看,若非行业客户,混动技术极难打动以盈利为目的个体商用车主。

但对于一些特定场景,混合动力技术依托政策的“胡萝卜加大棒”依然存有理论上的生存空间。例如:人为设定封闭场地的零排放区域,最常见的是码头、工厂等区域,进出港车辆必须满足“场内零排放”和“场外用燃油”的双重工况,此时便需要用一辆车完成所有工作,而不是搞BEV和ICE两辆车的接驳(甚至需要第三辆工程机械的装载)。不过所谓理论即指纸面上的探讨,如果去实地调研便会发现这并不符合用户的实际使用特征,唯独聊以自慰的“中国商用车是一个彻底的政策激励型市场”,混动还是期待着政策东风的到来更为现实一些。
本批,重汽济南卡车申报了黄河X7系列的ZZ4187W421XF1K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牵引汽车,也是重汽系对于新能源布局的综合考虑。该车GVW=18吨,整备质量8.4吨,总质量是两轴汽车的上限,而由于只有驾驶室结构,自重比客车更轻,可牵引33吨级挂车。该车采用重汽自家11L、490马力国六柴油机,搭载宁德时代LFP动力电池,是重汽混动化的最新力作。
同时,一汽解放也申报了一款不可外接充电的悍V系列CA4256P1K2T1HEVA80混合动力牵引汽车,GVW=25吨,整备质量8805kg,可牵引40吨挂车,匹配一汽8.57L、385马力国六柴油机,与常规牵引车差异不大。该车采用荣盛盟固利动力电池,上海众联能创TZ200XSD4001永磁同步电机,额定/峰值功率75/150kW,电池+电机组合仅为车辆提供辅助动力支持。由此可知,解放该产品并非为购置补贴而来,更多是出于实用化角度考虑,这也是混动技术在“后补贴”时代能否依靠市场自生力量生存下去的核心问题。

东风集团本批申报了华神T7系列EQ4250GLBEV换电式纯电动半挂牵引车,GVW=25吨,整备质量10.4/11吨,可牵引38/37吨级挂车。该车搭载博雷顿科技TZ380XS250ABRTM01永磁同步电机,峰值功率360kW,这也是双方的再度合作。今年4月博雷顿宣布获得股权和债权融资,投资方包括大洋电机等,再次引起业内关注。博雷顿2018年3月正式运作,同年11月获得钟鼎创投、浙商新能源和易津资本的A轮融资,主要从事电动重卡、矿卡和工程机械这些“钢铁巨兽”的制造与服务。考虑到东风集团的选择谨小慎微,博雷顿的入围也体现了其技术实力得到了“大型国家队”的认可。
重汽汕德卡推出2021年款,解放&联合动力再携手

本批,重汽在不很明显的“配置选装”中增加了汕德卡2021年款造型。从外观变化细节看,本次年款主要采用“熏黑元素”,MAN式分体式前大灯得以保留,但对灯碗进行了整体熏黑处理。同时上下灯板窝利用黑漆做衔接过渡,前围下部转角处棱线也做了进一步刻画,整体与当下造型风格尽量保持同步。根据终端销售数据,2020年汕德卡以ZZ4256V324HE1B单一型号销售近2.5万辆,成为国内高端牵引车的首选,从而印证了网络“我的草原我的马,我的座驾汕德卡”的说法——从车主角度来说,这的确是可以信赖的赚钱工具。本批的3款汕德卡系列车型都进行了造型扩展,包括ZZ4256V/W324HF1B1和ZZ4256V384HF1LB1。

此前提及重汽黄河X7在氢能化时的“诚意之作”,本批着重燃气动力发展的重汽济宁同样也有“简约而不简单”的CNG动力新品。具体看:重汽济宁申报了NX系列ZZ4257V424KF1C/W两款公告,根据公告策略分成牵引版和危化版。其采用背置或侧置CNG气瓶结构,更能体现用心细节的气瓶罩也有多款可选,充分体现了济宁厂极其看重燃气动力的企业定位。该系列整备质量8.8/9.6吨,可牵引40/39吨级挂车,搭载重汽动力10.5L、415马力或12.4L、445/465/485/525马力,以及潍柴10.5L、390/410马力或12.5L、430/460马力或14.56L、500/530马力共11款动力,延续近期的“多动力可选”公告策略。

本批一汽解放与联合动力再度携手,申报了JH6系列CA4250P25K8T1E6A92牵引汽车。具体看,该车整备质量8805kg,可牵引40吨半挂车,有少片簧、多片簧或前板簧后气囊共6种悬架结构,匹配联合动力13L、560马力国六柴油机,从而进入大马力牵引车的圈子。
作为集瑞联合与玉柴合资成立的动力企业,联合动力的国六排放机型在牵引行业共配套37款车型,以燃气动力居多,合计29款、占比约八成,除了自家内部配套外,与东风新疆、陕汽集团、东风柳汽等9家行业车企还有合作。目前集瑞联合重卡家族的对外合作之路似乎在逐渐open,除了厦门金龙XMQ、宇通集团ZKH整车外,旗下的联合动力也在尝试外配的突破,似是企业最新的动向。(完)
图文: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