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埃孚售后亚太战略升维:底盘、再生、数字化三轴驱动,重塑后市场价值链
“中国汽车市场正处在技术的十字路口。”采埃孚集团售后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全球商用车事业线负责人亚历山大·列夫诺维奇在近日的媒体采访中坦言。面对电动车浪潮的不可逆转,这位全球商用车业务负责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市场正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

采埃孚售后事业部副总裁、亚太区负责人张志豪则给出了更具冲击力的战略表述:“底盘业务双倍下注,制动业务以量制胜,变速箱业务以攻为守。”这一清晰的三分法战略背后,是采埃孚售后对中国汽车后市场未来格局的深度重构。

战略重构:从零件商到生态赋能者的关键一跃
“我们的目标是助力最大化整个出行行业的正常运营时间。”张志豪在采访中多次强调的这一愿景,这标志着采埃孚售后战略定位的根本转变。而这一转变实际上回应了后市场最核心的痛点——在电动化浪潮下,传统维修业务萎缩已成定局,而“保障运营效率”将成为新的价值高地。采埃孚售后不再满足于“坏了再修”的被动角色,而是向“保障不停运”的主动服务商进化。

底盘业务成为这一战略转型的核心支点。张志豪用数据支撑这一判断:“车龄到了7年左右,市场上需求的量也大了。”这一看似简单的市场观察,背后是采埃孚售后对中国汽车存量市场生命周期的精准把握。
战略落地速度同样令人瞩目。在媒体采访当天下午,采埃孚售后分别与途虎和智配库签署了底盘业务合作协议,展现了从战略到执行的快速通道能力。
再生战略:构建循环经济的新基建
亚历山大·列夫诺维奇提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论断:“假设50年以后,也许就不会再有新的配件购买,这些在路上开着的车怎么办?”这一设问直指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难题。再制造业务看似是环保议题,实则是未来供应链安全的战略布局。随着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和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再制造从“可选项”正在变为“必选项”。

采埃孚售后在全球11个国家20个再制造基地的布局,以及上海临港基地的“两头在外”模式,彰显了其在这一领域的先发优势。然而,张志豪也坦承面临的市场挑战:“中国市场针对再制造还是在一个认知期。”中国再制造产业面临的核心难题并非技术,而是认知与旧件回收体系。并且,旧件的回收也是这个生意当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恰恰揭示了再制造商业模式的命门——没有稳定的旧件来源,再制造就是无源之水。
数字化重构:从工具到生态的升维之路
在数字化领域,采埃孚售后的布局已超越概念阶段,进入实质落地期。张志豪介绍去年推出市场的“智检001”诊断平台,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诊断工具,而是集成了AI驱动的智能维修解决方案。采埃孚售后事业部高级副总裁 全球乘用车事业线负责人马克斯·维蒂希分享的案例极具说服力:“每个单独的维修工厂,每天要花一个小时去搜寻他需要知道的信息。”这一数据背后是整个行业效率提升的巨大空间。通过微信小程序中的AI机器人,采埃孚售后正在解决维修技师“知识获取效率”这一长期痛点。

ZF [pro]Service平台连接800多家服务伙伴,实现从报修到结算的全流程透明化,这标志着采埃孚售后正从产品供应商向平台型生态组织进化。这一转变的价值在于,它不再只是卖零件,而是构建一套完整的服务生态系统。
品牌矩阵:分层覆盖的战略智慧
采埃孚售后拥有ZF、LEMFÖRDER、SACHS、TRW、WABCO等多个品牌,构建了完善的产品矩阵。在媒体采访中,ProVia品牌作为面向性价比市场的重要一环,受到了特别关注。亚历山大·列夫诺维奇表示:“很多车队老板还是比较关注性价比的,因为他要去管控整体车队的运营成本。”ProVia品牌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生。

多品牌策略让采埃孚售后能够覆盖不同客户群体、不同车辆生命周期的多样化需求。在成本敏感型市场中,ProVia的存在弥补了采埃孚售后在中低端市场的空白。
生态共建:携手京东、途虎,共创行业未来
而采埃孚售后与京东汽车、途虎养车等本土巨头达成战略合作,释放出强烈的生态共建信号。第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就是底盘。中国底盘大时代来临,与途虎的合作,正是要通过博格品牌共同打造“底盘大师”项目。与京东的合作,则更多聚焦商用车数字化服务。张志豪指出,京东这么庞大的体系,自有车辆有6万多台。前几年他们收购了德邦、跨越之后自营车辆有6万多,包括牵引车跟半挂车。

除此之外,采埃孚售后也在加速东南亚市场布局,与印尼MKN等伙伴签约,推动天合品牌落地。与京东、途虎的合作,是采埃孚售后渠道下沉与生态共建的典范。未来,后市场的竞争将是“系统对抗系统”,谁掌握数据、网络与标准,谁就将主导市场话语权。
编后语:
采埃孚售后的战略升维,本质上是在回应汽车产业百年变局的核心命题——当电动化重构技术架构、数字化重构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重构商业逻辑时,传统零部件巨头如何避免被“颠覆”的命运?

采埃孚售后的答案清晰而坚定:通过“底盘+再制造+数字化”的三轴驱动,构建一个超越传统零件供应的高价值生态。这条路径远比简单的零件买卖更加艰难,但也更具想象空间。
正如张志豪所言:“将来的胜利必须要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不单只是配件买卖,必须从另外一种方式来去开展。”这种方式,或许将重新定义下一代汽车后市场的竞争规则与价值分配。在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中,采埃孚售后正从“零件巨头”向“生态赋能者”进化,而其亚太战略的落地成效,将成为检验这一转型成败的关键试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