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的ABS到底有什么用?看完这篇文章您就懂了
老司机,您觉得什么样的制动系统是好的制动系统呢?
许多人会说,“肯定是刹车距离啊”,而一些老司机会说,“刹车距离短,还要刹得稳”,经常走山路的卡友会说,“散热性能也很重要。”
因此,真正评价一款车的制动性能,需要设计三个维度的指标:
1)制动效能。
也就是制动力、制动距离;
2)制动效能的稳定性
刹车发热、遇水都会造成性能衰退,所以需要评价刹车的抗热衰退性能、抗水衰退性能;
3)制动时汽车方向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制动不仅要能把车停下来,还要让车停在司机指定的地方。这就不能让车辆出现侧滑(后轮抱死)、失去转向能力(前轮抱死)等现象——有多少事故都是因为车辆在制动时失控引起的。
ABS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第三个问题:提高车辆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它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其实就是“防抱死制动系统”。
许多老司机都知道,汽车的前轮抱死,会让车辆失去转向能力;而如果后轮抱死,则会出现甩尾的现象(水平高的兄弟会根据这个原理漂移)。最好的刹车状态是让车轮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这时候刹车距离短,车还不会失控,因此在没有ABS之前,老司机都会采用点刹的方式来让车辆进入这种状态。
总结一下就是:刹车踩得轻,车轮完全不抱死的话,刹车力道不够大;刹车踩得重,车轮完全抱死的话,方向容易失控,所以要把握好中间的那个度。大家都知道,机器的反应速度肯定是要比人快很多的,所以就用传感器、小电机来帮人操作刹车,找到中间的那个恰好能够兼顾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的度。
ABS具体的工作原理比较枯燥,建议感兴趣的卡友们自己百度一下“滑移率”的概念。
总而言之,ABS是为了保障制动稳定性而生的:地面比较滑的时候,AB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的车辆不发生侧滑,但刹车距离不会有明显改善,湿滑路面还是要放慢车速,提前制动。并且:防止侧滑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
● ABS可以衍生很多功能
前面说到,ABS是让车轮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那么如果把这个系统升级一下,它其实还可以实现更多功能:
ASR驱动防滑功能:ABS的传感器能够知道车轮的状态,然后发动机ECU得知这一状态以后可以限制发动机转速,来防止车轮在起步、加速时打滑
ESP车身稳定系统:ABS控制制动力、ASR控制驱动力,这两个结合起来,就可以让车辆在转向的时候控制好车身姿态,防止车轮打滑。
另外还有TCS牵引力控制系统、EBA电子控制制动辅助系统等等,都是基于ABS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硬件衍生出来的车辆安全系统。整体目的都是为了让车轮处于合理状态、让司机能够更好地控制车辆。
● 总结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让大家知道,制动系统的评价标准有很多,大家在选配置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地看待每个功能的具体作用,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配置,让三个指标都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唯制动距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