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国卡车制造行业来说,在前几年大部分的卡车制造商都没有自产发动机,所配套的动力还有很多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技术,虽然我国卡车市场绝对台产量非常大,但产品品质和产值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需要国内卡车制造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向国际领先水平靠近,卡车市场需要更加先进的配套动力。因此,在近几年国内的一些卡车制造商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始制造自主产权的发动机,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也算这条自主产权发动机之路走的较为成功的,非中国重汽莫属。
2009年7月15日,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曼公司成为中国重汽第二大股东,将其最新的发动机技术独家授权给中国重汽,按照协议曼公司在向中国重汽提供发动机图纸的同时提供生产检验和试验规范文件,使原本在国内具有领先技术水平的中国重汽如虎添翼,更进一步。
中国重汽引进的D系列发动机是曼公司最新一代产品,是现有曼公司在欧洲市场热销的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的配套动力,国产化后,D系列发动机成为中国的MC系列发动机,而且在今后的多年内,曼公司对D系列发动机的任何升级和改进,都将同步提供给中国重汽,使中国重汽发动机保持与世界领先水平同步。
按照合作协议,中国重汽获得了世界顶级的发动机产品和技术,技术消化和根据国内使用情况优化后,曼公司D08、D20、D26系列发动机成为MC05、MC07、MC11、MC13系列发动机,排量涵盖5升-13升,功率覆盖150-540马力,最大扭矩570-2500牛米,满足国V排放标准,这就是中国重汽曼技术发动机。
中国重汽曼技术发动机与德国品质一脉相承,与德国曼公司同步生产,质量标准等同于德国曼公司、零部件和整机由德国曼公司批准释放,主要配套件采用德国曼公司原供方品牌产品,拷贝德国曼公司生产工艺和设备,所有制造设备来源于德国。
配置上,中国重汽曼技术发动机采用蠕墨铸铁机体,其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是普通灰铸铁的两倍,可承受的爆发压力从灰铸铁的15MPa提升到22MPa以上,发动机获得更大的功率和扭矩,刚性好,有效降低机油消耗,大幅提升整机使用寿命,降噪减震,有利于提升整车舒适性;主轴承孔和连杆采用涨断工艺,定位精准,严丝合缝,有效减少轴瓦和曲轴颈的磨损;采用顶置式凸轮轴结构,配气机构运行更加精准,有效改善发动机排放水平和整机噪声;机体和缸盖采用各自独立的冷却水路和润滑油路,杜绝了漏水和漏油的可能性;模块化设计,使发动机零部件减少25%,大幅降低发动机故障率;大量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发动机更为轻量化,噪声、振动更小,提高了整机舒适性。
自曼技术发动机引进到大批量投放市场,中国重汽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曼技术,全面提升了其自主制造水平。实践证明:曼技术发动机完全达到B10寿命150万公里;故障率较上一代产品下降10倍以上;发动机最低燃油消耗率仅为183g/kW.h,同时保养机油更换周期大幅延长,使用中国重汽专用机油,可实现10万公里不用更换机油,使用户更加省钱省心。
除了卡车市场需求外,另一方面,诸如挖掘机、泵车、大吨位起重机、大吨位装载机及一些特殊工况产品,因国产发动机不能达到其产品要求而大量使用进口动力,其采购成本高、配件供应周期长、维修不方便、服务及时性差,而中国重汽曼技术发动机因具备国际一流的产品品质,根据国内实际使用工况进行应用开发、充足的配件保有量,健全的服务网络成为这些进口发动机最佳的替代选择,这就是说,中国重汽曼技术发动机在工程机械市场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中国重汽曼技术发动机在卡车市场的应用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在起重机、挖掘机、宽体矿用车等工程机械行业也已历经2年多,多种工况的市场考验,深受用户青睐,销量持续提升,让它有望成为我国卡车以及工程机械动力升级换代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