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汽车行业佼佼者 比亚迪商用车的成功之路
如今,比亚迪商用车生产制造的卡车和客车已经走入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也许你还没有坐过比亚迪的电动客车,但你一定在生活中见到过。作为国内乃至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佼佼者,比亚迪能提供巨丰富的产品线,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这点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那么,是什么让比亚迪能做到如此的境界?要我说的话,那一定是自主研发,自力更生。只有长期的技术沉淀、经验累积,最终才能厚积薄发,进而收获成功。那么,在今天的文章里,提加商用车网就带您来见识一下比亚迪的“奋进之路”。
1#:行业领先的商用车研究院

要说比亚迪的商用车研究院,那就得把历史放到十余年前了。相比起现在来说,当时的比亚迪刚刚开始从事客车和卡车的生产。对于商用车行业,比亚迪算是一个十足的小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比亚迪成立了卡车研究院和客车研究院。后来,随着比亚迪商用车业务的发展和改革,在卡车研究院和客车研究院的基础上,比亚迪又整合资源,组建了全新的商用车研究院。商用车研究院致力于纯电动客车、卡车的整车及底盘研发,集设计、试制、试验于一体,拥有丰富的整车研发经验。

比亚迪商用车发展至今,研发人员总数已超过2000人。比亚迪先后建立了技术中心、客车研发中心、卡车研发中心等技术研发部门,自主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具备设计、分析、试验、验证等综合研发能力及丰富的整车研发经验。并且,还在全球各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帮助比亚迪产品更快、更好的推向全球,打出一套“中国口碑”。为此,比亚迪建立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如整车碰撞实验室、EMC实验室、NVH实验室以及三电核心零部件实验室等,以高标准、全方位、高要求的整车及零部件检测体系,保障商用车产品的技术先进性与品质稳定性。
2#:先进的技术
有了豪华研发阵容的加持,技术自然不会落后。如今,比亚迪的电动车技术已经称得上是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然而,这一闪烁成就的背后的无数的辛酸与血泪。

让我们先从最基础,也是最艰难的零部件说起:芯片。在电动车里,有一种至关重要的芯片叫做IGBT。它是一种大功率的电力电子器件,主要用于变频器逆变和其他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逆变成频率可调的交流电。因此,IGBT芯片的性能直接影响了车辆的性能。早年间,我国90%的车用IGBT芯片都需要进口。不甘示弱的比亚迪于2004年进入了芯片市场,于2009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IGBT芯片。后来,又一路持续研发,至今已经能够实现第六代IGBT芯片的量产。

自此,比亚迪成为了中国国内少数能够自产IGBT芯片的企业。和中国中车旗下的时代电气一起,这两家公司将中国IGBT产业带入了新时代。此外,比亚迪半导体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业务发展,持续量产 IGBT、SiC、IPM、MCU 等产品。比亚迪半导体是全球首家、国内唯一实现 SiC 三相全桥模块在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器中大批量装车的功率半导体企业。

芯片领域说完,就该说到电池领域了。在电池技术方面,比亚迪也有着巨大的投入,例如国际领先的“刀片电池“技术,这种技术已经开始在比亚迪商用车产品上开始装车。相比于传统电池,刀片电池的体积更小,可以为车辆带来更好的空间表现。刀片电池的单位体积密度增加,比传统锂电高出三分之一以上。并且,它的材料成本仅为传统锂电的75%左右。最重要的是,刀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极强,通过了针刺、火烧等实验,用硬核性能和技术保证了电动车产品的优秀表现。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有着其他的先进技术。例如:全球首创客车轮边驱动系统、率先规模化应用全铝合金车身、行业首创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首创双向逆变充放电技术等。再加上比亚迪商用车设立的完善开发、试验、制造体系,最终带来了诸多优异的产品。

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过硬的产品品质和创新的运营模式,比亚迪已累计向全球合作伙伴交付纯电动客车6.5万辆、卡车及专用车1.3万辆,其运行足迹已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及地区300多个城市,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而这亮眼的成绩,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造就的。只有精于研发、自力更生,比亚迪才能走出如此辉煌之路,成为一张国家的名片。在此,让我们一起给比亚迪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