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通MAXUS大拿:以“生态革命”重塑商用车价值逻辑
当众多商用车企仍在电动化参数上内卷时,上汽大通MAXUS已完成从“造车”到“造生态”的战略升维。在10月15日于佛山举办的首届“创富大会”上,14台改装成宠物美容车、冷藏车、奶茶车的大拿车型,生动诠释了这场变革的本质——上汽大通正从“产品制造商”向“生态服务商”全面进化。
重构用户价值:从交易到陪伴
传统商用车的商业模式本质是“交易型”的——车辆交付即关系终结。而上汽商用车打造的“铃驹生态”,构建了一个“陪伴型”商业系统。这一转变源于对用户痛点的深度洞察。铃驹生态推荐官杨枫彬分享的案例令人动容:平台监测到一位广东用户连续两个月日均行驶458公里,客服致电提醒安全时,司机第一反应是“别锁我的车,我还要养家”。
这种共情催生了覆盖租车、用车、养车、换车、找货全场景的生态解决方案。“铃驹生态”通过三大产品矩阵构建完整服务体系:0押金租车降低创富门槛;1小时极速备用车保障运营连续性;数据驱动的货源匹配解决“找货难”痛点;闲置车辆托管让资产“休眠期”变“收益期”。正如杨枫彬所言:“用户表面上是需要一台车,实际上是需要一套创富解决方案。”
技术赋能:鸿图架构的突破性创新
任何生态构想都需要坚实技术支撑。鸿图超级商用电动架构2.0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十六合一浩核电驱系统将百公里电耗降至0.8度,纤盾2.0超能半固态电池配合800V平台,18分钟即可完成30%-80%充电。融合热管理技术让车辆在-25℃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彻底打破北方用户冬季运营瓶颈。
空间设计上,通过140mm超薄电池与偏置桥技术,后桥高度降低100mm,使大拿V1L空间利用率达98%,得仓率超70%。安全方面,行业首发的低速防碰撞系统针对复杂路况开发,误踩抑制功能防止新手误操作。这些创新基于大量真实事故场景,展现了技术应有的温度。
用户共创:从调研到陪跑
上汽大通形成了独特的“陪跑式”开发模式。电动轻客首席产品官赵博光坦言:“我们最怕产品上市后有硬伤,因为硬件一旦定型,更改代价巨大。”这种敬畏促使团队深入一线:产品经理跟车送货,体验真实工作状态;轮包间距精确到毫米,确保标准托盘顺畅进出;怀挡设计让司机能在三人座上“躺平休息”。大拿V1L的520mm超低货台,就是基于人体工学测算,旨在降低装卸货物时的膝盖磨损。
生态协同:三层架构构建商业闭环
上汽大通的生态布局形成清晰的“三层架构”:产品层,大拿V1L主攻物流,大拿M1聚焦客运,精准切分市场;技术层,鸿图架构提供标准化电动底盘;生态层,铃驹平台整合金融、保险、维修、货源等全要素。这种布局形成“产品吸引用户、生态留住用户、数据反哺产品”的良性循环。赵博光透露:“大拿在产品定义阶段就与铃驹生态深度共创,终端需求直接反馈到研发端。”
行业启示:从制造时代到价值时代
在上汽大通的转型中,我们看到商用车行业的三个深刻转变:竞争维度从“参数竞争”转向“场景竞争”;价值评估从“车辆寿命”延伸到“价值寿命”;厂商与用户关系从“客户”升级为“伙伴”。当车企开始为用户找货源、管资产、担风险时,双方关系已超越简单买卖,成为命运共同体。
结语
在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加速提升的今天,上汽大通MAXUS通过“技术+生态”的双轮驱动,开创了独特的“大通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以用户创富成功为最终目标,将自身从传统的车辆制造商转型为全方位的创富服务商。
这种深刻转变的背后,是对商用车本质的精准把握——用户不需要更便宜的车,而是需要更赚钱的工具;不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参数,而是需要更可靠的创富伙伴。正如上汽大通品牌与市场部总监宋海所言:“今天的大通,正在把用户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当一家车企开始与用户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时,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已经被彻底改写。
在这个意义上,大拿不仅仅是一款车,更是一个鲜明的符号——它象征着中国商用车产业从“制造时代”迈向“价值时代”的关键转折。上汽大通的生态化实践,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值得深思的转型样本,也预示着商用电动车领域即将到来的深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