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楼设计更具性价比,自主动力标载货箱,华菱8x4渣土车实拍
国内常见的渣土车厂家就是那么几家,当我们还在认为渣土车产品最好的就是红岩、陕汽、重汽解放之类的厂家时,我们还漏了一个很重要的品牌,那就是华菱。华菱的工程产品,特别是在南方有着独有的市场,而且销量相当不错,市场保有量同样不可小视。

为什么华菱渣土车在南方地区特别受欢迎呢,首先性价比是毋庸置疑的。其次是华菱集成了FUSO卡车的衣钵,凭借FUSO技术打出了自己的天下。而近几年,华菱的工程产品主打的就是三大件均由自主生产的口号。
面包楼大后窗外摆镜,经典设计兼备实用和安全
华菱的工程产品外观并不是非常出色,这个系列的产品依旧在沿用着实用至上的使用理念。使用了华菱的平顶驾驶室,很多驾驶员都亲切的将这款驾驶室称为面包楼。在面包楼顶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日本卡车上的三顶灯设计,而且驾驶室后面带有两块超大尺寸的后窗,在车厢举升的时候非常方便观察后面的情况。

现在大部分卡车都采用门镜的设计形式,门镜美观而且省空间,但是它必须要扭头看,而且看不到车门下面的盲区。而华菱的自卸车依旧沿用了外摆镜的设计形式,开过日本卡车的老司机应该都知道,外摆镜用余光就可以看了。而且华菱自卸车的外摆镜配置非常齐全,驾驶时用余光就可以看到右后方以及盲区的情况。

前脸设计十分简洁,驾驶室面罩只有一块黑色的蜂窝状进气格栅。而保险杠的设计同样简单,左右两边的矩形大灯和雾灯一看就是易修易换件,价格也十分便宜。但别看这个保险杠结构简单,供清洁前脸使用的站立踏板一个也没少。
外观简洁,但内饰却十分精致

别小看华菱这款自卸车的驾驶室,外观虽然简洁实用,但是内饰配置可是颠覆的我们对自卸车的想法。坐进驾驶室第一眼就可以看到四副式带有银色装饰的多功能方向盘,后面还安装了一块银色的液晶仪表盘。

中控台和发动机鼓包的设计也还不错,空调出风口带有银色装饰条,还包裹了少量的木纹板。发动机鼓包上的变速挡杆区域同样增加了银色的装饰条以提高内饰的质感,储物空间也一样没少。

驾驶室采用排半设计,后面有可供休息的卧铺。内饰全部采用了棕色的包裹,主副驾车窗采用分段设计,并且带有自动升降功能。虽然只是一辆自卸车,但是华菱的自卸车内饰让人感觉非常舒服,真有点高端自卸车那种感觉。
三大件均由华菱自主生产,国六标准一步到位
透过底盘可以看到红色的发动机机体,前面是黑色的油底壳。发动机前底部没有安装任何的护板,飞溅的石头很有可能会击中油底壳对发动机造成损坏。红色的发动机一眼就可以看到该车采用的是华菱自主生产的汉马动力。

实拍的华菱自卸车采用了汉马的CM6D12系列发动机,发动机排量8.87升,最大功率360马力,可以输出1700N.m的扭矩。该发动机满足了国六的排放标准,车辆在各大城市的市区内行驶也不会受到限行。
变速器匹配的同样是华菱自主生产的汉马手动变速器,该变速器有1个爬坡挡和8个前进挡,组合成9个挡位,最高挡为直接挡。这款变速器采用了斜齿工艺,并且使用了强制润滑。

既然是三大件自主生产,车桥也不用说,同样是汉马动力的产品。华菱自卸车采用了两根型号为HLA622J的7.5吨前桥和两根型号为HLA300A的冲焊轮减桥,车桥的速比为5.263。


前部两根转向桥各采用9根抛物线钢板弹簧悬架,后桥则是12根抛物线钢板弹簧悬架,并且采用双骑马设计。匹配了尺寸为11.00R20的钢丝胎以及20寸的加强轮圈,综合配置中规中矩。但话又说回来,华菱自卸车现在的卖点就是三大件自主设计和制造,拥有完整的维修体系。
8X4短轴距设计,环保车厢合规运输

一般我们常见的自卸车6X4的形式就可以用上5米6的车厢,这类大部分都是加高栏板超载运输。后来厂家为了提高渣土车的安全性,让车辆运载量达到合规的标准,在原有6X4车型上增加一根车轴,达到8X4的载重标准。

增加一根车轴以后轴距缩短到2.6米,但是运载量从25吨增加到了31吨,扣除13吨出头的整备质量,还有17吨的运输空间。另一方面,实拍的华菱自卸车采用了带有顶盖的合规环保车厢,栏板高度0.9米,总容积就是11.6方。一般的松散渣土就是每方1.5吨,满载情况下刚好31吨,完全就是合规运输。
底盘细节也有考究

实拍的8X4华菱自卸车的空滤采用了双级空滤结构,铁质外壳保证强度。空滤外部还装有框架,一方面起到固定空滤的作用,同样可以起到保护空滤的作用。


短轴距唯一的问题就是车架空间紧凑,但是华菱的自卸车的布局还是令人很满意的。右侧安装了铝合金储气瓶,电瓶和后处理系统,电瓶外部采用金属外壳,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而另一侧则是一个300升的铝合金油箱,油箱边上紧贴着就是尿素罐。
结语
虽然华菱不是国产卡车中的一线品牌,但相较于同级别友商的产品来说,华菱的车型相当有竞争力。这么多年过来了,华菱不仅是依靠口碑在做车,通过这辆自卸车我们也可以看到华菱的诚意,自主动力链是一部分;驾驶室内饰配置同样令人满意;紧跟着国家政策的步伐同样值得我们认可。
图/文:李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