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德龙X6000模型做的怎么样?实拍带您好好看看

陕汽德龙目前主流的重卡产品为旗下的X3000重卡车型,这款基于德国曼F2000技术平台升级而来的车型,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末,已经略显老态。而目前国内各大重卡制造品牌,纷纷通过技术研发和升级,或技术引进,来建造旗舰级别重卡平台,用以生产足够技术与配置的旗舰重卡车型,来与进口欧洲重卡相抗衡。陕汽也不甘人后,经过多年的研发,设计出了陕汽下一代的旗舰重卡——陕汽德龙X6000。

实际上,早在2018年,网路上就曝光了X6000的外观和大概的配置信息。陕汽在进行开放公路测试的时候,也不对测试车型进行伪装,估计也有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前期宣传。但真正的上市,却一直被延期至2020年的“双十一”。

而在上市之前的几个月,网路上也流出了模型的代工厂内X6000牵引车模型的生产成品视频,说明主机厂家也早已经与模型代工厂达成模型的生产协议,模型的产品的推出也指日可待。而笔者拿到这款德龙X000模型的时间,甚至比X6000上市的时间还要更早一点。

外观

陕汽德龙X6000的驾驶室外观设计参照对象和技术平台基础跟以往的德国曼F2000和TG系列毫无关系了,其参照对象和驾驶室技术平台基础来源,应该是曼的老乡了。正是因为参照对象的外观设计相对先进,陕汽德龙X6000整个外观完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完全没有了过往的X3000和F3000的相对呆板的感觉,精致与气势共存,非常符合自主品牌重卡旗舰级别车型应有的形象。

驾驶室顶部结构的细节并不丰富,并没有将太多车辆顶部加强筋设计的还原,当然也很大可能是实车顶部为了风阻,把加强筋设计隐藏了。除此之外,驾驶室顶部仅剩车顶天窗和两侧的结构,以及较后的导流罩结构。

导流罩结构看起来与驾驶室部分没有结构粘连,应该是通过螺丝固定的独立件,符合实车可抬升/下降以配合后方半挂车高度的情景。

空滤的进气结构被布置在驾驶室顶部的驾驶员方向上方,高度足够,能供应更新鲜的空气给发动机进行燃烧做功。不过进气结构看起来只是外缘结构,只是“耷拉”在驾驶室外,而没有占用驾驶室相应区域的空间,同时外部的网状结构也没有做出镂空。

驾驶室前额的“陕汽德龙”四个大字清晰可辨,在实车上面这个标识在远方也能被看见。而且此处的厂家标识也有考究,以前的德龙X3000喷涂的字体为“陕汽重卡”,把“德龙”二字去除,随即就遭到了部分车主的反对,在此之后陕汽便重新在X6000和X5000上喷涂“陕汽德龙”。

前遮阳罩的设计较为复杂,下方有梯形的结构并涂黑,上方也有倒梯形结构镂空,或许是有利于空气流动。两侧还设计有示廓灯,不过模型上的示廓灯结构并没有使用透明塑料结构还原,而仅是使用银色漆进行涂色表达,并不符合一款旗舰级别卡车模型的细节要求。

在这个结构还能看得到驾驶室前额有一定的凸出,下缘也与前遮阳罩较为贴合,这个设计与老款的斯堪尼亚R系列驾驶室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一代的陕汽德龙重卡在前脸增加了更多品牌标识内容,主要的就是陕汽的英文标识“SHACMAN”,这个英文标识之前只会在陕汽的出口车型上可见,而现在国内车型都标配了,更有“洋气”。X6000的标志通过锈刻片结构进行还原,而德龙二字却被省略。当然实车也可以按需张贴德龙的标志在前面罩的副驾驶侧。
陕汽的标志依旧硕大,安装在前面罩正中央。两侧是类似牛角型的中网设计,以及延伸到驾驶室侧面的侧扰流罩结构。扰流罩的结构设计又有线条延伸至前保险杠上,较为连贯。

X6000的前面罩并没有参照X3000和X5000一样采用喷黑设计,整体都是使用车身同色,也没有参照欧洲重卡习惯的盾牌型前脸设计,同时其前面罩镂空面积也较小,在国内重卡行业里,也算是一种创新的设计。
前保险杠上中部分是两个倒梯形的进气口搭配下半部分的大梯形进气口,能给扇热系统提供较为充足的空气接触面积.
前大灯造型非常犀利,结构也较为复杂,主近光灯源使用了透镜,远光灯等依然以传统灯珠为主,而日间行车灯和转向灯结构则为LED灯,日间行车灯从大灯下部一直延伸至前保险杠下部,有点类似于猫犬科动物的泪痕,也算是车灯的点睛之笔。

抬起前面罩,驾驶室前部的结构设计还原情况较好,相比于部分竞品而言分色的面积和细致程度更高。前面罩使用了“大狗腿”结构作为合页,能够较好地避免暴力打开前面罩而造成的损坏。

后视镜的造型也是全新的设计,完全区别于以前陕汽德龙重卡的任何一款产品。后视镜罩并非整体设计,并没有对后视镜区域进行覆盖,而是留出了一定空隙。

前照地镜延伸的距离很长,造型设计并不呆板。

驾驶室侧面的设计与其参照对象有很大的类似度,但部分位置的设计不相同。同时其驾驶室部分的结构尺寸,例如驾驶室地板离地高度,其实也有所不同。

车窗面积并不大,对于观察车外情况并不算容易和方便。

驾驶室扰流后主驾驶车门位置,有一个使用锈刻片的马力标识,数据为550,表明该款模型参照的实车为550马力。

轮眉上的侧转向灯,并没有使用橙色半透明灯珠进行细节表达,而仅采用了喷漆的方式,稍显粗糙。轮眉的造型别致,也留足了空间给予登车踏板进行布置。
车灯侧面的扰流结构延伸至了驾驶室车门的下方,车门也留出了一个槽的位置还原相应结构,但车灯侧面并没有做出镂空结构,在这个区域的细节失真较为严重。

副驾驶侧,会发现轮眉后方的细节有点奇怪,这个结构就是X6000的储物箱门。

由于缝隙相对较大,所以使用开门撬棒打开非常方便,虽说缝隙大不便于模型整体的美观,但对于使用适合的工具打开上述结构时,会非常方便,不少竞品的模型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此处结构非常难以打开。

但这个门的结构不算大,只有约一个瓶盖大小。而掀起之后的储物箱空间更是小得可怜,基本没有存放物品的可能,属于为了应付而制作的细节。当然,这个细节的产生都是源自于解放J7模型,其储物箱门均可打开的细节,倒逼了其他竞品的模型也开始增加这个细节,这个做法确实能做到带动集体进步的作用。
内饰

打开驾驶室车门,车门内饰衬板的结构细节还原尚可,储物格、门把手和音响设备的细节都有还原。同时采用橙色搭配黑色的内饰、银色细节的分色,做工也较为不错,至少没有出现溢色的情况。

驾驶室已经做到了纯平地板级别了,因此驾驶室登车踏板也需要四层才能满足需求。轮拱的合理设计也能够很好的保证上层驾驶室踏板内收和加长,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中控台的细节还原情况很好,不仅中控台表面的分色做出来了。仪表盘上的细节以及控制按钮都有用银色进行表达,方向盘中间的陕汽标志大小也适中。

但不好的地方也有出现,而且问题不小,就是座椅设计得太靠前,同时座椅的细节也是很一般,不仅没有表面分色,也缺乏调节按钮还原,甚至还出现了白色胶印,这确实不可接受。

卧铺区域使用了灰色的涂装,但并没有太多的细节还原,同时上卧铺的小爬梯细节也被忽略。

副驾驶位置看过去问题也有出现。虽然中控台的细节还原精致,但另一边的座椅和地板还是缺乏应有的细节。

驾驶室顶部的储物箱有一定的结构还原,也有进行简单的分色。但也浅尝辄止,没有更多的细节交代。
底盘

作为陕汽下一个十年的重点产品,德龙X6000的实车肯定是被寄予厚望的,陕汽以及其上层的潍柴,都会将其现有的最顶尖的技术投入到这款车型上。然而,在模型上,我们通过大概观察其细节发现,模型能体现出来的细节,实际上不能算先进。
首先就是模型上发动机细节的还原。这款发动机在前文中讲到了是一台550马力的机型,然而发动机结构看起来与目前的X3000所配备的WP13发动机并无区别,说明了模型参照的实车,并没有应用新的潍柴WP13H发动机。

这确实并不令人满意,毕竟实车上,潍柴已经可以提供最高达700马力的发动机供选配。
模型上的发动机细节交代也并不清晰,除了最主要的管线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细节交代。

发动机进气空滤系统和半挂车电气连接龙门架布置在一起,组合布置能够适当增加空间利用率,避免过度占据驾驶室后方空间。龙门架的细节还原程度较为逼真,驾驶室后部的气囊减震支撑结构都有一定的交代。


当驾驶室扣上之后,空滤就会被遮盖,有利于美观,但如果需要对空滤进行检修,则需要抬升驾驶室,非常麻烦。

能给模型的中部位置全部覆盖上结构以代替操作平台的,有且仅有X6000这一家,整个操作平台被喷涂上了银色,意为表达实车的操作平台使用铝合金材料的细节。不过备胎依然被布置在操作平台的正中央,对操作平台的便利性造成影响。两侧多出来的两个孔,分别是留给燃油加注口和尿素加注口的。

底盘两侧布置有底盘护板,能够提供很好的降低风阻和保护底盘附件的作用。不过上面的细节仍然令人不满意,主要就是护板上的侧转向灯,依然是使用橙色的涂料进行喷涂,而并非使用橙色半透明塑料进行结构还原。

主驾驶侧的底盘护板增加了登车踏板,但是等车踏板的细节仍然有缺陷,没有出现防滑踏板的结构。

从底部看过去,油箱整体单独装配,另一侧则是尾气处理系统、电池盒储气罐组合结构以及尿素罐。底盘附件采用螺丝进行固定。实车这样的配置,已经开始落后于如今的竞品底盘布置能力了。
变速箱涂装为银色,实车上配备的是铝壳的法士特AMT变速箱,能够满足高速物流的使用,传动轴的粗细也符合实际。

前周上还布置有横向稳定杆,但悬架结构仍然只使用了钢板悬架。

后挡泥板的材质使用塑料,但细节较为丰富。挡泥板之间的连接结构都有还原,与大梁之间的连接也很厚实。

尾灯的细节更为特别,与过往的德龙车型尾灯结构完全不同,实车上尾灯还是全LED设计,模型上并没有将LED的细节进行交代。

模型的后桥也并没有选择还原空气悬架后桥的细节,而是还原了少片簧型号的钢板悬架后桥。

车桥顶部布置了V型推杆,能够很好地避免车桥前后和左右移动。

后桥必定是汉德车桥了,但可惜并不能在这款模型上看到空气悬架结构的还原。
外包装

外包装正面使用冷蓝色背景,搭配银色实车的照片,给人一种冷酷的感觉。正面还交代了品牌以及主机厂的相关信息,并有模型型号的标注。

侧面则是蓝色宽的实车照片,标志也相对减少。

上方则更为简单,只有陕汽重卡和X6000的标志。
后记
陕汽德龙X6000是被陕汽重卡乃至潍柴寄予厚望的一款重卡车型产品,设计的思路就已经确定为能上打进口重卡,下拼国产同级的竞品重卡,实车上的配置也能看得出他们的诚意满满。然而德龙X6000的模型产品,却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是一款被重点打造的车型的细节。相当多的细节都只是较为马虎去应对,和国产竞品的模型产品形成了强烈鲜明的负面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