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城配争第一,4.5吨蓝牌轻卡新品称雄,工信部第369批新品公示之货专类整车盘点(上)
本篇主要内容:3月期169款货专整车新品,环卫/城配争第一、城建物流“二当家”,4.5吨蓝牌轻卡新品称雄,18吨环卫、31吨城建重卡各有优势,BEV慢充为主、重卡换电比例略高,HEV轻卡多技术路线兴起,运输类八成 vs 作业类两成,厢运/仓栅/搅拌/洗扫“四大金刚”,凯马锐捷M/N类基型车共平台赢家,大通T90、长安贤拓者皮卡电动化。
3月期169款货专整车新品,环卫/城配争第一、城建物流“二当家”

3月期第369批公示,汽车行业共申报174款新能源货专类整车新品(BEV+HEV,不含FCV)。根据使用性质做基本分类可知,其中有169款属公共领域车辆,即本文分析的主要对象,另有5款属于其他领域的“特殊车辆”、后文做简单提及。经识别,上述有效货专新品共涉及五大领域,具体为:
- 邮政/快递领域本批合计4款,在各类新品中数量最少,识别特征是由邮政/快递企业所有、用于寄递各类邮件/快件的车辆,对应公告为邮政车或快递车辆,M/N类基型车均有。根据新标,后者将是独立于普货厢运车的新增专用车品类,由于公告系统中尚无此类型,目前还没有车企正式申报,后续必将有更多技术细则做进一步明确。
- 城市物流配送领域简称城配物流,营运车辆,本批合计64款、占比37.9%,由于使用环境多为城市工况,因此也是各车企普遍关注的领域。对应公告有基本型的1字头载货车和皮卡车(无需营运证,需特殊对待),5字头厢运/仓运车以及冷链配送的冷藏车等,绝大多数为4.5吨以下的蓝牌车辆、更契合城市使用环境,其中有两成左右为M类基型车。
- 环卫领域本批合计68款、占比40.2%居于各类之首,且均为N类基型车。主要是指用于环卫作业服务的车辆,包括垃圾收集转运和市政环卫两大类别,细分品类和专用结构多种多样,亦是当前积极发展电动化的领域。
- 短途运输领域仅指N3类车辆,本批合计9款、仅有两个细分品类,理论上包括各种12吨以上的运输车辆,笔者也将牵引类和少量N2类新品纳入做一并考虑。
- 城建物流领域同为N3类车辆,本批合计24款、占比14.2%,具有“二当家”地位。该领域主要包括3字头自卸车、5字头混凝土搅拌车、泵车以及汽车起重机等,均为城市工程基建的配套车辆。实际中还有部分12吨以下的中/轻型自卸新品,笔者考虑其使用性质,暂将其视同为城建物流车辆,请读者注意分辨。
- 另外还有矿场和民航机场用车领域,考虑到多为非道路移动机械或场地特种设备,与公告车辆不属同一体系,故不做关注。(如“宽体机场摆渡车”实际并非道路机动车辆)

本批169款整车新品包括13款M类基型车和156款N类基型车:前者可被称为客改类,实际是小众派选手、尚不及一成占比,若考虑到M类轻客在轻型商用车LCV的垫底表现,显然不宜做过高预期。后者则为标准的货车及货改类,毫无悬念以占比92.3%成为公共领域货专电动化的“第一责任人”。
进一步看,N类基型车包括63款基本类和93款改装类:前者实际包括1字头载货车(栏板)和皮卡车(多用途货车),5字头厢运/仓运/平板车,以及3字头自卸车和4字头牵引车。后者则包括5字头的余下品类,更为庞杂且具有超半数占比,也是广大民用改装企业的生存舞台。
4.5吨蓝牌轻卡新品称雄,18吨环卫、31吨城建重卡各有优势

以《通知》规定的N1/N2/N3三类对本批新品进行分类,从总质量GVW来看,三个级别逐次排列、质量大者略有占比优势。
- 3.5吨及以下的N1类新品合计34款、占比20.1%,基本集中在2510-3495kg的3吨级,而1-2吨级则较少有参与者。考虑到快递车辆多为快递小哥1人使用,后续不妨根据尺寸规格、准乘人数等参数予以规范,届时1吨级新品有望得到进一步放量。
- 3.5-12吨(含)的N2类新品合计58款、占比34.3%,实际包括三类细分产品:4-7吨的传统轻卡(大轻卡甚至可延至8-10吨及以上)、7-12吨的中卡以及降标而来的宽体大中卡/准重卡。这其中的4.5吨蓝牌轻卡本批合计44款、责无旁贷成为绝对王者,至于其他吨位则相对尴尬,除了市政环卫或垃圾转运类外少有问津。
- 12吨以上的N3类新品在三者中份额最大,合计77款、占比45.6%,尤以两轴18吨和四轴31吨为主,三轴25吨其次,这与基本型底盘车的结构有些类似。另有少量12.5吨规格的大中卡新品,也是临界车型的代表。

为便于更好理解各类基型车与五大领域的对应关系,笔者利用气泡图进行产品结构、公共领域与新品数量的集中展示,主要特征有:
- 在城配物流领域的64款新品中(即媒体多年俗称的“新能源物流车”),N类基型车以合计52款、占比81.3%遥遥领先,尤以轻卡类为主,包括30款4吨级蓝牌轻卡和13款小卡。至于M类基型车则仅有不到两成占比,轻客类7款相对集中,另有少量微面、MPV和承载式中巴客厢类,整体格局较为分散——以上也揭示了城配物流行业的真实格局:轻卡/小卡是实际运营的绝对主力,轻客/微面则在末端配送中起辅助作用。
- 环卫领域均为N类基型车,近年来电动化发展迅速,有望成为继城市公交后的又一新能源突破口,本批以42款重卡为主、占比超六成,而中/轻卡则分别为14和10款、整体居于次席。考虑到环卫车需要布置上装专用设备,整车尺寸大也更有先天优势。
- 城建物流领域同样均为N类基型车,由于单次运营里程较短,也是电动化重点关注的领域,并衍生出换电式补能方式,可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营销模式创新)。本批合计22款重卡类新品,包括14款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7款自卸车,绝大多数采用四轴8×4驱动形式,可见城建工程渣土市场对于单车装载能力与运行效率更为关注。
- 此外:短途运输领域以8款半挂牵引类为主,重卡类新品缺席、当然也非其擅长领域,公路电动化尚在多模式探索中;M类基型车在邮政/快递领域也未能占得便宜,新品多为轻/微卡,仅有一款还是乘用类的MPV基型车。

本批新品共涉及GVW=885-54990kg的17个级别、31个细分吨位,最为密集的是2510-3495kg的N1类极限车型,也是小卡与传统轻卡的分界线,以及各种M类基型车的共生领域,因此更为“百花齐放”。对本批Max-Min新品简述如下:
- GVW Max=54990kg,即徐工汽车XCA300系列的XGA5550JQZSHEVQL插电式增程混合动力全地面起重机,全长16703mm、宽3米,采用五轴10×10驱动形式,属N3G类超限车辆,全桥采用油气悬挂,匹配上柴7.15L、320马力柴油机,苏州绿控300/450kW、峰值2400Nm@3000rpm驱动系统,最高车速80km/h。起重行业作为更接近工程机械的领域,同样面临着电动化的渗透,目前徐工、三一等龙头企业都开始了相关产品的研发,徐工已有两款35吨XCA25EV系列HEV公告申报。
- GVW Min=885kg,即柳州蒲菱汽车LPL5010XLCBEV纯电动冷藏车,利用上通五菱E10系列LZW1010EVJEAK二类底盘改制,超窄体驾驶室仅能乘坐1人,是冷链物流中的“迷你派”。该车全长3755mm、货箱长1920mm,货箱容积2.73立方米,额定载质量155kg,搭载河南鹏辉9度LFP动力电池,宁波双林柳州分公司20kW驱动系统,最高车速71km/h。
BEV慢充为主、重卡换电比例略高,HEV轻卡多技术路线兴起

本批共有159款BEV和10款HEV新品,因数量相差较大而做单独分析。
- BEV可根据补能方式细分为慢充式或换电式,二者比例87%:13%。引入吨位级别后可知,N1类的全部、N2类的绝大多数都采用慢充式,而换电式只在N3类有不到1/4份额、比例略高。由此可知,“热门网红”的换电式尚未达到全员覆盖的水平,目前仅在追求运营效率的(场地)运输类重卡领域取得一定成绩,距离真正的大面积普及仍需假以时日。
- HEV根据燃料动力可分为柴油、汽油、NG等化石燃料与电动混合的多种形式,亦可采用增程式REEV模式(发电模块)。本批新品包括九款柴电混动和一款气电混动,主要集中在4.5吨蓝牌轻卡领域。至于N1类混动则未见新品申报,N类基型车有望被皮卡或小卡类新品填充,而M类基型车已有厦门金龙的日系海狮轻客冷藏车和少量乘用类改装的专用车。

早在纯电动席卷全国之际,轻卡混动化一直是新能源领域“雷声大、雨点稀”的话题。好在经部分零部件企业的不屑努力,真正商品化的混动系统开始在蓝牌轻卡领域批量装车,成为广大车企动力多元化的必选技术路线。
- 北汽福田申报了奥铃智蓝系列BJ5045XXYPHEV2插电式混合动力厢式运输车,货箱长4.14米、货箱容积18.3立方米,额定载质量1.32/1.19吨,采用云内动力德润系列功率分流型混动系统,匹配云内2.0L、126马力柴油机,无锡明恒125kW驱动系统,搭载荣盛盟固利LMO动力电池,最高车速110km/h,油耗8.8L/100km。
- 江西吉利申报了远程星智系列JGL5047CCYSHEVGNA插电式增程混合动力仓栅式运输车,货箱长4.1米,可选单/双层仓栅式货箱,额定载质量790/920kg,匹配吉利四川1.5L、92马力汽油机,苏州朗高120kW驱动系统,搭载宁德时代LFP动力电池,最高车速90km/h,油耗7.9L/100km,这也是吉利商用车较为成熟、应用较广的一套增程器。
运输类八成 vs 作业类两成,厢运/仓栅/搅拌/洗扫“四大金刚”

参照前期发布的相关政策以及新标GB/T 17350征求意见稿,对本批169款新品进行使用性质的四级分类,以便更好了解货专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车企的基本型搭建和变型车拓展提供选点依据。
- 本批包括4项一级大类,其中:最基础的载货大类以74款、占比43.8%独占鳌头,体现出货专产品的运输本质,专用货车大类合计57款、占比33.7%,实际是运输类的变型车,专门用途汽车大类合计4款、占比2.4%暂非主流,而以上三大类均为货物运输性质,大多为营运车辆(少量品种不用办理营运证,而危险货物类暂不接触新能源)。专项作业车大类合计34款、占比两成,也是货专类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 二级品类包括11项,其中:载货方向最好理解,即根据产品基础类型以及“上装委托加装”相关规定进行的类别划分,厢运类具有更大优势,而栏板/仓栅/自卸/牵引类则差距不大,皮卡类比例较小。专货方向的普货运输和垃圾收集转运都有不错表现,分别为13.0%和20.7%占比,尤其后者数量本批居首,所谓“此垃圾非彼垃圾”。专项方向的市政环卫类合计33款也是电动化发展极,另有1款举升类新品、即上文GVW Max的HEV起重机。

- 三级种类仅有专项-环卫方向可细分为清洗洒水、道路清扫和疏通吸污三个类别,其余均为一一对应关系。
- 四级细分车型则是落到公告种类的“实处”,厢运车XXY/仓运车CCY、搅拌车GJB和洗扫车TXS“四大金刚”整体领先,分别是4.5吨轻卡、31吨和18吨重卡的电动化先锋,且恰好对应厢式/仓栅和罐式、特种四种专用结构。除基本款外(1/3/4字头),主要品种还有:5字头的清洗车GQX(包括污清TWQ/护栏清洗GQX)、洒水车GSS(包括杀毒TSD/清洒GQS),垃圾车ZLJ、压缩车ZYS、厢卸车ZXX、餐垃车TCA和冷藏车XLC、邮政车XYZ。
- 从货车本质来说,货物运输和专项作业始终是两大基础领域,本批二者的比例大致为8:2,亦请读者熟知。
凯马锐捷M/N类基型车共平台赢家,大通T90、长安贤拓者皮卡电动化

本批共有三种细分品类同时涉及M类和N类基型车,即厢运车、邮政车和冷藏车。从M类基本型所占比例来看,最高的厢运车也仅有1/3份额,其他两种只有1/4和1/8。由此可知,M类基型车在本轮公共领域的货专电动化中仅为辅助地位,而聚焦公务用车和城市公交才是可取做法,虽然前者数量相对有限,但后者仍有近20万辆ICE车辆待更新,足够客车行业消化2-3年。
本批仅有恒天凯马锐捷同时申报了一款M类客厢版和三款N类小卡版新品,均采用KMC1033BEVD305D二类底盘,搭载中创新航单体、河南誉蜂成组LFP动力电池,并有上海万象T01系列客厢式变型车申报,俨然成为全行业共平台基型车的最大赢家。

本批仅有三款皮卡类基型车的新品,包括两款1字头多用途货车和一款5字头厢运车,虽然前者已无需申报营运证,但笔者仍将其视为载货大类的一种(N1类本质)。作为商用车序列中距离新能源较远的基本型产品,皮卡行业也感受到了即将实施的国六b排放压力,而电动化则是不错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相关作品,本批为上汽大通和河北长安。
- 上汽大通此前有主打车型T60系列的电动版,本次则扩大到T90系列的基本款和厢运版,车长5365mm、轴距3155mm属标轴款,额定载质量1015或975kg,搭载合肥国轩LFP动力电池,精进电动65/130kW、峰值310Nm@12000rpm驱动系统,最高车速105km/h。
- 河北长安申报了长安系的首款电动皮卡,即贤拓者系列SC1031PAAABEV纯电动多用途货车,车长5350mm、轴距3180mm亦属标轴款,额定载质量950kg,搭载宁德时代LFP动力电池,精进电动130kW驱动系统,最高车速130km/h。
(未完待续)
文图: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