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醇香,远程轻型商用车助力云南咖啡的产业逆袭之路
“最早的云南咖啡豆只能做对品质要求不高的速溶咖啡,这两年云咖努力提升豆子品质,卡蒂姆以外,铁皮卡、波邦、埃塞俄比亚瑰夏这种精品咖啡的产量在持续增加,云南豆子也得到了一线大牌的认可”,云南路祥供应链公司总经理方卢哲介绍说。
2022年,云南咖啡生豆产量达11万吨,供应国内市场需求的99%。从早期只能供应廉价的速溶咖啡豆,到如今高低搭配的多样化品种和科学农艺体系,中游逐渐聚拢起来的烘焙厂,下游高效的绿色配送体系,云南咖啡走出了一条热血的产业逆袭之路。

百年云咖走上产业逆袭道路
路祥供应链目前是云南最大的咖啡茶饮承运商,服务客户包括星巴克、瑞幸、库迪等国内外知名咖啡品牌。每天早上开始,车队就会陆续向各地发车配送咖啡、果浆等产品,一天最多能有50多个车次。因为多是城际配送,最远距离来回超过1600公里,所以车队采用了远程醇氢电动车型。
从1892年种下第一株咖啡树开始,云南咖啡走过了百年发展历程。到五六十年代,云南咖啡一度成为国家战略物资。1988年,雀巢在云南开设了咖啡产区。国际大厂带来的不止有订单,还有卡蒂姆、农艺师和市场标准,云南咖啡开始进入规模化种植时代。

在整个咖啡产业链中,上游种植、中游加工和下游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占比分别是1%、6%和93%。由于缺乏种植技术、深加工和下游市场等产业积累,云南咖啡长期只能提供高产廉价的卡蒂姆品种豆,同时深受国际期货价格波动的束缚。咖农入不敷出,云南咖啡豆也一度成为低端廉价的代名词。
转折出现在2019年,疫情导致了云南咖啡出口停滞。此时正赶上国内新消费的崛起,咖啡茶饮市场需求量爆发,价格和物流成本更低的云南咖啡豆开始受到本土茶饮品牌的关注。云南咖啡豆也开始出口转内销,和本土品牌相互成就。
在上游种植环节,云南开始探索咖啡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吸纳咖农进入合作社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并为咖农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提升咖啡豆种植效率和产品品质,打造出规模化的咖啡种植庄园。在低端的卡蒂姆之外,也开始引入铁皮卡、波邦、埃塞俄比亚瑰夏等种植难度更高,但是口感更好的品种。

“以前大家都是只到云南收豆子,再拉到沿海烘焙厂加工,云南豆在市场上一直没什么知名度。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咖啡品牌把工厂设在产区,这也说明云咖品质打响了,大家不再嫌弃云南豆子,而是觉得这是精品”,方卢哲说。
2024年星巴克宣布,今后中国所使用的星巴克经典浓缩咖啡中都将有云南咖啡豆,且中国内地的每一家星巴克门店,也都将出售云南单一原产地咖啡豆。同时云南“保山小粒咖啡”也逐步获得市场知名度,成为知名地域品牌。2025年,仅普洱市的咖啡产业综合产值就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绿色醇运赋能云咖
他一年省下300+万能耗费
2021年6月,云南路祥在成立一个月后就进入了咖啡配送行业。公司共有100多台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涉及咖啡、鲜果、快递等领域配送业务,其中有近五十台的远程醇氢电动车型用于咖啡制品的配送。方卢哲见证了近两年来云南咖啡的突飞猛进,也是这场产业变革的参与者之一。

目前路祥车队承接了几个知名咖啡品牌的配送业务,包括从咖啡庄园配送鲜果到旁边的加工厂,还有从昆明中心仓向云南各地州的远程配送单,主要配送咖啡半成品。
在上游的产区配送中,路祥采用远程H8E车型。下游配送由于距离较远,此前路祥一直采用燃油冷藏车。2023年下半年随着H8M的上市,路祥把之前的燃油车替换成远程醇氢电动车型。
“之所以选择H8M,也是看中了醇氢电动车型兼顾经济性和长续航的优势,性能和路祥供应链的咖啡制品配送场景比较匹配”。
目前路祥车队的醇氢电动冷藏车单公里能耗费在0.7元,普通箱货是0.6元左右,而同级别燃油车能耗成本基本要1.1元以上。每台车按照15万公里的年运营里程,在能耗上就能节约出6万多块,车队每年省下来的能耗差不多在300万左右。同时依托远程慧联多样化拥车方案,路祥采用“买一部分,租一部分”的方案,这样兼顾了经济性的同时也能保证资产的灵活性。

丰富的车管功能也是路祥看中的点,车队引入了慧管车系统。能实现线上交租、实时看行车轨迹,依托远程慧联完善的运营生态体系,做到线上预约养护,线下高效执行的效果。大幅提高了车队的运营管理效率,同时也帮助路祥完成了绿色数智化转型。
在远程慧联醇氢电动产品和生态服务体系的赋能下,路祥供应链仅用两年时间,就成长为云南地区最大的咖啡制品承运商,得到诸多一线咖啡品牌方的认可,也深度参与到了云南咖啡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来。
截止2024年底,云南咖啡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0万亩。在种植技术、产业配套和品牌打造上,正在向巴西、埃塞俄比亚这些传统的“黄金咖啡带”产区学习和借鉴。同时随着本土茶饮品牌的出海,云南咖啡也开始走向东南亚市场,逐步积累海外市场知名度。

“云南咖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远程的帮助下,我们也希望能和云南咖啡继续成长,未来路祥将用绿色数智化运力赋能更多云南本地产业,把更多好产品带给消费者”,方卢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