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镇石工匠培训学院,东风商用车与镇海石化探求合作新模式
除了提供物流装备,卡车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还能有哪些合作模式?

2025年7月16日,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营销事业部党委书记 蔡伦新(左一)、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营销事业部党委工作科科长李雪燕(右二)与镇石工匠学院的校长张丽女士(右一)、宁波镇海石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刘智勐董事长(右二)联合赋能培训基地授牌仪式
日前,浙江宁波镇海石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石化)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在这份协议中,东风商用车将与镇海石化下属的镇石工匠学院进行战略合作。在未来,东风商用车将与镇石工匠学院在卡车驾驶员技能的再培训,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生活关爱等多个方面进行赋能提升。
毫无疑问,在与物流企业的共进共赢中,东风商用车又探索出了一个新模式。
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高素质人才,镇石工匠学院的成立初衷
在签约仪式的现场,我们见到了镇石工匠学院的校长张丽女士。据她介绍,当初镇海石化筹备镇石工匠学院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升企业和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学院的筹备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年前。当时,我们发现运输行业内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为此,镇海石化便开始酝酿成立一所专门的培训机构,以解决这些问题”。

而自从2023年6月正式成立以来,张丽强调说,学院已与多家危险品运输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订单式培养、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的合作。而通过这种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提前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岗位需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东风商用车赋能,开启车企与物流企业合作新模式
但是,伴随着东风商用车加入,特别是东风商用车与镇海石化联手打造的新能源商用车示范运营基地的建立,让镇石工匠学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培训一环,它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所在。
对此,张丽表示,“现在东风这样的央企加入进来的话 ,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原来我们成立镇石培训学院,是想去打造全国的危化品、应急救援等方向的安全标杆。现在的话,东风商用车进来了,包括在党建,技能培训、司机关爱等各方面,我们能学到更好的一些做法,再把它融入到我们日常的教学当中。毫无疑问,现在有东风这个央企在,对我们来说,是更上了一个阶层,又有一次新的挑战机会”。
而对于此次战略赋能,镇海石化董事长刘智勐表示,眼下物流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每一家物流企业都会更多的去思考,如何才能做好增效。“我认为现阶段的话,纯电动重卡、柴油重卡还有燃气重卡,三者的经济性相比较的话,纯电重卡的运营成本更低 ,它的经济性更好”,再加上国家节能减排的环保政策和镇海石化绿色物流的发展要求,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已经是物流行业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我们联手东风商用车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以后,在新能源车领域,我希望东风商用车在优秀驾驶人才的培养方面,能起到更大的培训和赋能作用。特别是给那些初次接触到新能源车的司机们,进行基础技能培养,让他们买到这个车,就能够像使用柴油车那么方便,没有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刘智勐还强调说,镇石工匠学院联合培训基地将来的亮点,将也会是东风车应用实践的重要场景和重要基地。“毕竟我们在这个应用过程中,可以把最一线的声音,能够反馈给东风商用车。那我们东风车的设计制造部门,听到我们的一些的建议,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结语:不仅是一次模式创新,更是对交通运输行业产业升级的深度探索
镇石工匠学院与东风商用车的携手,不仅是一次合作模式的创新,更是对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深度探索。从镇石工匠学院成立之初以解决行业人才短缺、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为目标,到如今借助东风商用车的央企资源,在党建、技能培训、司机关爱等多维度实现赋能升级,双方的合作正让学院从单纯的培训机构,逐步成长为集人才孵化、技术实践、产业协同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新能源商用车示范运营基地的落地,更让这份合作有了坚实的实践载体 —— 司机在这里能获得新能源车操作技能的系统培训,企业能收获适配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东风商用车则能通过一线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形成 “培训 - 实践 - 迭代” 的良性循环。这种 “车企 + 物流企业 + 学院” 的模式,既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为绿色物流发展注入动力,也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未来,随着合作的深入,镇石工匠学院有望成为危化品运输与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 “人才摇篮” 与 “创新试验田”,而东风商用车与镇海石化的协同,也将为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共同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向更专业、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