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这句孔子留给后人的千古至理名言,然而,总有人不它当回事!
当秘书把邀请国内卡车企业“对撞战书”的文案,放在上汽红岩总经理楼建平面前,我猜,那一刻,他的嘴角应该不由得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有企业来应战,凭借公安部交通事故数据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卡车安全的信任,完全有可能将对方撞的一败涂地,进而大大提升自己卡车安全的名气;没有卡车企业来应战,无疑是其他企业对自己的卡车安全没有信心,不敢来进行碰撞挑战,这对红岩卡车安全品质也是一种最好的证明。无论怎样,赢的都是自己,让谁都掩饰不住自己的窃喜的。
上汽红岩总经理楼建平发起的重卡对撞战书
于是,他大笔一挥,在文案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几天在国内卡车圈炒的沸沸扬扬的“卡车对撞战书”事件便拉开了帷幕。但从这几天的传播效果来看,且不论其他卡车制造企业各种看似无意,且又深含“鄙视”的回怼,恐怕这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后悔的一次签名。
战书发出后,福田戴姆勒汽车发布上述回应文章
战书发出后,中国重汽发布上述回应文章
对于红岩重卡的安全品质,楼建平是有理由自信的,先不说来自公安部交通部的事故统计数据是否真实,但红岩重卡确是实实在在的撞了两次火车,而且,还都是赢家,驾驶员不仅没有受伤,甚至还有一次还把火车顶出了铁轨。有这样的成绩,谁能不为自己的卡车安全骄傲,谁能不为自己的产品自豪?
上汽红岩发布的公安部的交通事故数据
让红岩“引以为傲”的两起卡车撞火车事件
但就是这两次让他”引以为傲“的撞火车事件,恰恰是问题的所在:无论怎么说,这是两起交通事故,那么事故的责任方是谁呢?火车司机吗?不太可能,毕竟火车都是严格按照规划行驶在轨道上的,火车司机犯错的概率太低;再回看当时的资料,不难发现,这是两起由于卡车司机抢行引起的交通事故,虽然可能由于红岩重卡的安全品质让司机幸运的没有受伤,但不管怎样,这两次撞火车事件的宣传侧重点都不该是卡车质量如何安全,而应该是告诉卡车司机遵守交通法规,不抢行,不超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然而,每一次红岩都被“卡车撞火车,司机安然无恙”的结果冲昏了头,相关的文章都在过度的宣传自己的车辆如何如何安全,可以把火车撞出轨…至于告诫司机遵守交通法规,避免类似事故发生之类的,只字不提。
从营销的角度讲,红岩的宣传策略是成功的,但在这样的成功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在这样的事故之后,过度的宣传车辆安全,无疑在给自己的司机一直在灌输一种理念:放心撞吧,我们的车辆是最安全的,就算出了事故,你也不会有事的。
您知道,国内卡车司机为了生存,一直是一种交通意识较为“淡薄”的存在,这也是卡车司机被社会所诟病的原因所在,而红岩这样的宣传策略,无异于变相的怂恿卡车司机更多的去违反交通法规,为红岩卡车今后发生更多的交通事故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也就算您的卡车安全如坦克,但在火车巨大的冲击面前,坦克也是“渣样“的存在,您能保障您的卡车每一次和火车撞都能赢吗?也就算它不去撞火车,也就算每次事故之后,红岩都是赢家,但总是事故,无论给谁带来伤害,在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事故另一方可能的人身伤亡面前,红岩赢的到底是什么?
上汽红岩最新的杰狮500系列重卡
更重要的是,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卡车更高意义上的安全,是避免或者没有事故发生,那么,如何确保没有事故发生,这才是现在的卡车安全更应该突出的东西,这也符合卡车智能时代的发展规律,无论是国外的卡车制造企业,还是国内的卡车制造企业,现在都在宣传自己的卡车如何的智能化,如何的利用车道保持系统、驾驶员疲劳预警体验,车辆碰撞预警题等等科技配置规避事故的发生。
而红岩的卡车安全,竟然还在大势的炒作自己的车辆如何不怕撞,而发出所谓的“卡车对撞”战书,更可以算是近几年国内卡车市场营销”失败案例“的登峰造极之作。虽然卡车不怕撞也很重要,但是,卡车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不管有着怎么的撞击,至少也毁一半了,这很有可能就直接毁了司机的事业,所以,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不去碰撞,岂不是更好吗?(别说什么意外不能避免,卡车智能时代的安全主题就是避免意外。)
这就像真正的武林高手,不是练就一身“金钟罩铁布衫”,让人怎么砍也砍不死(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这种人其实很脆的,被人找到命门后,死的很惨),而是,即使有一身的肉骨凡胎,但是在与您格斗时,您怎么也打不中他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换句话说,练就一身看似“刀枪不入”的腱子肉,其实是最低级的武学,有这样的一点成就,就大肆的出去招摇显摆,势必是别其他武林人士所鄙视、看不起的。
庆幸的是,古人还给我们留下了另一条至理名言——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期待红岩重卡在以后的营销宣传中能给我们看到更多“更高级”的卡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