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市场回暖,皮卡能否成为汽车消费的下一个风口?
一直以来皮卡在国内汽车市场都游离于主流车型之外,处在一个关注度不高、保有量不高、销量不高的“三不高”状态上,皮卡的尴尬处境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政策、消费观念、消费水平,是我个人觉得对皮卡销量影响最大的三点,但是市场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政策、消费观念、消费水平这三个因素如今都出现了变化和松动,皮卡市场或将迎来转机。
近一阶段来看,排除疫情的影响皮卡市场正在向良性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常年销量“稳定”的皮卡突然变的畅销了不少当然是有原因的,政策的改变就是对其影响最大的点。因为皮卡在政策上被分为货车,不享受7座以下家用车新车6年免检的政策,需要每年上线检车,15年强制报废,市区限行。如果说每年检车对于热爱皮卡的人还可以忍忍,毕竟其他乘用车6年以后也需要检车,但是市区限行就另大多数人难以接受了。原因在于这完全违背了皮卡的多功能性,扼杀了皮卡车型最主要的特点,如果不限行皮卡可以通勤,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运输一下货物,较货车增加了舒适性,较轿车,suv增加了载货量和实用装载空间,可以说这一个限行彻底打垮了皮卡。
如今皮卡市场回暖主要就是得益于限行政策的松动,有很多城市已经解除了皮卡的限行,皮卡的多功能性得以发挥,吸引了很多曾经需要这类车型但是受限于限行政策的用户,以我所在的长春市为例,如今皮卡已经可以自由驶入高架快速路和市中心的主路,以前都是不允许的。
刨除限行之后,剩下的每年检车和15年强制报废影响就要小很多,这两项里大家主要都是反应15年强制报废不合理的问题,至于取消每年检车呼声并没有很高,其实我各人觉得除了坦途、F150、RAM这类售价很高的全尺寸皮卡,一般10万元左右的皮卡15年报废其实影响并不大,15年后它就算不报废又能有多少残值呢?何况如果用车损耗比较大的话可能没坚持到15年车就已经问题不断了。
皮卡如果想达到爆发性的增长显然光靠政策上的放宽是不现实的,一类小众车型走向大众必定要先改变购车人群的观念,如果大家思想上回避它甚至反感它那么产品在出色也是无意义的,现在国内消费者普遍不太了解皮卡的特点,因为长期以来皮卡在国内都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农村买车以微型面包车为主,例如大名鼎鼎的五菱,因为微型面包车价格比皮卡更便宜,且可以座更多的人偶尔拉货卸掉座椅就好了,农村乡镇警察少,查的几率很小,所以大家都乐于选择微型面包车。而在城市除了一些进口皮卡,一般类似于长城风骏,五十铃D-MAX这类的实用型皮卡是很少见的,最容易见到他们的地方就是工地和建材市场,人们更多的认为皮卡是一种低档车型,虽然实际状况并不是这样。
所以就算限制政策完全解除,皮卡的销量也要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才能逐渐提升,只有让更多的人认可这一类车型,皮卡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如果不能改变人们长期以来的固有观念,皮卡在汽车市场中的地位仍然难有根本性的变化。
除了上述的政策和消费观念,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是限制皮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皮卡最为盛行的国家是美国,人口密度低,当地人喜欢全尺寸皮卡,这类皮卡空间大载重量很高,并且可以拖挂很重的拖车或者房车,符合很多美国人的生活需求,并且价格相对于他们的收入也比较实惠。在中国最合适的皮卡类型个人认为是中型皮卡,首先国内的消费水平还达不到将全尺寸皮卡当家用车的地步,一是车价高,二是即便没有高车价油耗也是普通人很难承受的,所以10-20万这个区间的中型皮卡在现阶段是比较符合国情的,而且尺寸也适合在城市中驾驶不会有全尺寸皮卡那么多的不便。
结语
如今皮卡政策上的不断放宽说明国家也注意到了这类车型的用户需求和切身利益,在政策利好的前提下加上更多高质量皮卡产品陆续推出,相信皮卡这一拥有悠久历史的车型一定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现在人们的生活观念已经有所转变,很多的人在繁忙的工作结束后会期待一次短暂的郊游或者旅行,人们的这种需求会进一步推动皮卡市场的繁荣,毕竟皮卡可以平时代步,出去玩可以拉个桌子椅子烧烤工具,钓鱼郊游走个烂路也毫无压力,当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家用皮卡的春天就真的来了。
图/文: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