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斯鲍尔创立,世界级豪华客车制造商,赛特拉经典车型及发展史科普
在上一篇中,我们说到从1896年开始,卡尔.凯斯鲍尔在德国的乌尔姆市创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并由此开启了欧洲豪华巴士的引领之路。
详见:SETRA客车发展史大科普(一),卡尔凯斯鲍尔的诞生和早期的那些客车
但早期的发展,生产的车型较为多样,1950年,在凯斯鲍尔的公司正式更名为SETRA(赛特拉)之后,这家致力于专业豪华型客车制造工作的公司,便开始书写出了更多的客车传奇。
上世纪50年代,长途、短途客车创新不止
1950年,赛特拉(SETRA)品牌发布后,当时公司的负责人奥托.凯斯鲍尔(卡尔.凯斯鲍尔的儿子)与总工程师Georg Wahl(乔治华尔),在车身设计方面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让车身足够轻还足够安全?好在他们回想起了1930年公司生产过的框架式车身的货运车辆,这一设计是否适用于客车制造,还有待于进一步尝试。

一年多之后,也就是1951年10月的某一天,六名工人扛着一个管状框架的照片震惊了当时的客车制造领域,毫无疑问,奥托和乔治华尔的实验成功了。正是从这一刻开始,赛特拉(SETRA)开启了客车轻量化以及高安全性的新篇章,这预示着客车可以脱离承载式底盘+车身的束缚,可以独立生产框架结构的新车型。

事实证明,这种设计并非一个底盘和上层车体的技术融合,整体式框架设计理念为赛特拉 S8系列车型的诞生奠定基础,这是该品牌有史以来第一个采用框架车身设计的巴士车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今天大家俗称的“全承载”式车身。
除此之外,其流线型的外观设计也具有革命性,比之前设计的任何一辆车型在空气动力学的应用方面更为贴切,后置发动机直接驱动后轴,比起传统前置动力车型重心更低,因而行驶也更加安全。另外,前、后车桥之间实现更高效的空间利用能力,以此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乘坐空间以及更大容积的行李舱。

创新一旦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1955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 凯斯鲍尔公司展出了备受推崇的SETRA创新车型:短轴距版S6系列旅游巴士。这款车型长6.70米,宽2.25米,最多可容纳25人,车身蒙皮由轻量化铝合金制成,天窗采用安全性极高的有机玻璃材质。

然而,这辆短轴距小型客车最具创新性的技术在于,前转向桥使用了与汽车相类似的独立悬挂。这是当时这种先进的汽车技术首次用于客车创新发展中,无疑,它对驾驶员的操控性和乘客的舒适体验提升明显。

2020年作为S6系列迷你车型诞生的第65周年,今年3月初,赛特拉公司还在乌尔姆市的广场上,展出了两款跨世纪车型——S6和S511HD,让当地民众继续感受这款车的魅力所在。
除了短途旅游客车,在长途客车上当时的凯斯鲍尔公司也创新不止。
1955年,美国“洲际铁路公司”(Continental Trailways)为了扩张其公路客运业务,正在欧洲寻找具有快速、宽敞和舒适特点的客车,因此就找到了位于德国乌尔姆市的 凯斯鲍尔客车公司。

随后,根据美洲洲际铁路公司的客运需要,于1956年设计并生产出了名为“金鹰”系列的洲际旅游巴士,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辆铰接式客车,其尺寸为18.3x2.5x3.8(米),室内配有可调节躺椅、空调和厨房,可以最大限度的为长途旅行提供周到的服务。在投入使用后,据介绍, 这一批车辆每月行驶总里程超过25000英里(40233.6公里),在整体品质方面,更是受到乘客的广泛赞誉。

1959年,SETRA推出了10系列长途客运巴士引入模块化生产理念, 最初推出6种适合不同客运行业的车型,涵盖S6-15等不同级别的车型,这是自主创新框架式车身的又一次新的尝试。这也促使赛特拉在世界客车销量中保持了16年累计销量7500台的记录。

此外,在上世纪50年代末,赛特拉还推出了欧洲第一款铰接式客车SG165。
上世纪60年代,100系列车型闪耀登场
继1961年SETRA推出ST110公交车车型后,凯斯鲍尔在1963年的法兰克福的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展示了S125新一代公交车型,并将其作为新一代客车的发展的范本。


而1967年100系列车型的推出,标志着SETRA客车制造水平又迈出重要的一步,与此同时S110、S120、S130和S140也是客车外观造型创新设计的又一里程碑。老款SETRA S10系列车型的清晰的线条由苍劲锋芒的曲线所取代,这种线条设计在今天的S500系列车型中仍然可以被识别出来。




除了线条之外,100系列率先采用了优化的独立前悬架以及升级的钢板/橡胶悬架,确保了行驶过程中的舒适和稳定性。这一系列车型累计生产多达12339台,先后共有22个型号推向市场。
上世纪70年代,S200诞生和天才的陨落
1973年1月,总高度3.55米的赛特拉 S200系列超高层车型,在日内瓦车展上首次亮相,其外观线条设计、下层厨房和厕所以及巨大的行李舱,令人印象深刻地彰显出新一代舒适型赛特拉品牌客车的独特魅力。该车型搭载当时奔驰引以为傲的的OM423LA V型10缸发动机,最大功率可到235kw,行李箱空间达到14m³,最多可容纳41人。

1973年4月29日,对于凯斯鲍尔公司来说,甚至当时整个的客车制造行业来说,都是最为悲痛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公司创始人,同时也是首席执行官的卡尔.凯斯鲍尔去世。

卡尔的离世,人们更为关心的是他的公司的未来,在此情况下,公司的发展重任落在儿子奥托身上,同时也得到了凯斯鲍尔两个侄子的鼎力相助。

1976年,赛特拉迎来新时期发展的第25个年头,顶着巨大的压力,奥托将父亲还在世时规划的S200系列车型,正式投入批量化生产阶段,值得一提的是,批量下线的还包括六个其他品类的车型,例如,高达3.09米的S211H、S212H、S213H和S215H车型,还有高达3.34米的S213HD和S215HD两种高地板豪华车型。






从1951年到1976年过去的25年里,累计超过两万多台的SETRA客车交付客户,并达到了最理想的使用效果。

历史怎能忘记这款经典车型,上图是2016年新一代S515HDH与S200超级SETRA车型的合影照片,这款车型对SETRA品牌客车在舒适性、长途品质方面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上世纪80年代,大容量双层巴士新探索和奥托.凯斯鲍尔的离世
1982年,SETRA又推出了S228DT车型,并很快成为了全系列车型的翘楚,毕竟,它很好的满足了欧洲各国旅游客运企业对更高载客量车辆的需求。

全新流线型的前部风挡玻璃车,成为S228DT系列车型的独特标志,总高度近4米的车型分为上下两个乘客区间,下层高度为1.80米,上层高度为1.68米。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年到1993年期间,该款车型共售出1104台。

时至今日,在东欧不少国家中,依然可以见到这款SETRA客车有史以来的第一代双层巴士。
1989年6月20日,已经85岁Otto· Kässbohrer因病去世,葬礼是应他本人的要求,在位于乌尔姆市郊区的赛特拉客车生产线大厅举行,其家人、公司员工以及乌尔姆市汽车和客车行业的人士,以此悼念这位欧洲客车制造业中的伟大先驱。

当时,有媒体评价 Otto· Kässbohrer的历史功绩时,说他“设计并塑造了整个SETRA客车的创新发展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又一崭新时代的来临

1991年,300系列客车的推出,又将STERA品牌车型提升到一个新的创新高度。据了解,300系列累计生产15款车型,新车型的最突出的特点,包括驾驶舱区域后面独特弧形设计和全新的整体式反光镜。

1993年,SETRA依托300系车型又推出全新的S328D双层巴士,这款车在1994年的汉诺威商用车展会上大放异彩。


1995年2月14日,世界上两家领先的公共汽车制造商Mercedes-Benz和SETRA,联合而创立了EvoBus GmbH公司,此后,SETRA就成为了戴姆勒国际汽车集团旗下的长途客车品牌。

2020年作为两家企业合作发展的第25年,总利润额比起1995年EvoBus公司成立时,实现三倍的增长,Mercedes-Benz和SETRA这两大德国主要客车品牌的年销量累计达5700辆。相比国内客车制造企业来说,这个数目虽然“ 微不足道 ”,但在欧洲客车市场,这已经是不俗的业绩。
图/文:BOVA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