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电动化大势已成,慢充持续保有九成,330-332批公交新品解析
通过上一篇,读者已经了解到本期的公交与非公交在数量上势均力敌。在介绍完非公交结构后,笔者本篇也对“新品全面电动化”的公交结构车型进行分析,这不仅是新能源战略执行最彻底的领域,也是全球首个具有大批量规模效应的新能源应用场景。
毋庸置疑的是,在内燃机时代,欧洲客车企业凭借多年的机械制造基础,在工业体系积淀和乘用化配置等方面领先我们许多年,这是需要中国客车企业认真学习之处。但在电动化时代,与“后知后觉”且没有大批量应用土壤的欧洲客车相比,中国公交产品无疑觅得了先机。或许有的人不屑一顾,会说国内纯电动公交车“也不过如此”,但他们或许忽略了一点——目前全球范围内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中国这种拥有数十万辆保有量、而且已经多轮次、大规模示范应用的商用场景。
从2009年“十城千辆”起步开始,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一个没有前人经验可参考借鉴的陌生领域,不断的开拓、试错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积累,终于在一个汽车大类产品领域拥有了全球科技话语权。如今再看欧洲的电动化产品,或许基于思维惯性我们依然称其为“好车”,但从技术指标和市场应用上看,这些“年度车型”或许只能远在地域有限的欧罗巴聊以自慰——更何况中国的新能源公交也在虎视眈眈,莫非欧洲市场我们就去不得?
作为客车行业的新品大户,笔者也列出近12个月的公交结构新品申报走势。由此可知,这一年间的公交新品大体是“四起四落”,行业最高峰出现在去年6月320批的129款,但整体呈现走低态势。本期内,330-331批都属于正常范畴,26款和67款公交新品也在强势反弹,而332批则因新能源推荐车型目录整改的临时性因素,导致当批并不以新产品为主,故而只有1款。
不过若在以往,随着年度新能源补贴政策下发,行业将迎来集中申报期,即利用乘用车式的“年款”来符合最新一期政策(虽然客车行业并不看重此道)。可今年行业非但没有出现上扬,甚至连持平都很难,如今领军企业尚在有条件复工、不饱和生产阶段,妄论其他中小规模的“长尾企业”了,可见疫情对客车行业的冲击十分明显。同时必须提及的是,工信部对汽车行业的复工提速助力政策十分见效,尽管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却利用“容缺受理、先办后补”极大释放了车企的压力。因此,行业虽然暂时处于低谷期,但在国家的有力助推下,必将迎来下半年的复苏。
本期的94款公交结构新品全部为新能源车型,其中BEV纯电动超过九成、牢牢把持新能源霸主地位。在“城市车辆”概念逐渐成型的背景下,利用锂电池作为分布移动式储能单元已是大势所趋,同时城市环境更有利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在能量密度稳步提升的今天,早年被戏称为“电池车”的纯电动已腾出了大部分载重质量,进而成为城市工况下商用车辆的首选。
至于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本期的3款也再创新低,除了部分不便建设充电设施的地区外,依然难于寻找混动必须存在的理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成区面积扩大,这种需求也注定越来越少。FCV燃料电池客车本次以4款、继续超过HEV混动势头,近期国内又将有一大批氢能公交上路,2020年整个行业的FCV必显著提升。
从细分长度来看,新能源公交持续着“四加一”结构:除了10.5米领跑公交新品外,本次的12米和8.5米都有增长势头,而8米则跌至第三梯队,与5.9-6.6米公交总体持平。作为适合各层次、多样化市场的10.5米公交,在一般地级市或者区县领域就是真正的大公交,适合绝大多数的大客流线路;而在部分省会或特大城市,尽管比12米、双层或铰接公交“小一号”,但10.5米凭借新能源后加长的轴距、也就是乘客站立空间扩容,依然能承担起多数的骨干线路任务——这种“可大可小”的特性也决定了其强势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撼动。
8米级公交最近几个月都出现了从8米向8.5米进化的苗头,虽然产品端已经起步,但市场端依然未改,因此尚不能简单的以“大型化”解释,个中缘由有待进一步观察。而微公交范畴的轻型5.9米和中型6.6米并驾齐驱也终于“喜闻乐见”,这种互补型的产品组合在本质上是同一款产品,但凭借驾照优势和灵活通行性,“微循环”在城市公交体系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批出现了1款铰接新品,即福田BJ6160SHEVCA-3插电式混合动力铰接城市客车,这是一款采用LNG动力发电的增程式车型,也是近年来第一款采用新能源的16米“小铰接”。此车型依然会率先在北京市场开张,但对于广大外地城市而言,铰接则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不如多去快速公交BRT领域碰碰运气。不过由于公交市场的整体萎缩,或许我们终将面对没有铰接新车的那一天,因为电动化越彻底,公交市场距离新能源铰接车也就越远——在公交客流减少的今天,继续强调“超大容量”已无现实意义,毕竟客流决定了一切客车产品的走向。
为说明公交结构新品在企业申报总量中的占比,将二者在同一张图表中展现,实心的蓝色柱状图为公交结构新品数量,而空心的红色轮廓则为该企业期内客车公告申报总量。我们经常提到的“公交型企业”,其实就是指企业产品以公交结构为主,客户群体也以公交公司居多。本期内的比亚迪、江苏国唐和上海万象3家均为100%公交新品,其他公交新品较多的有中车系、银隆系、申龙系、吉利和安凯(也要归入中车麾下)。对比传统强势企业的两通两龙可知,这些企业并不以公交为偏科产品,非公交产品反而有更高的比率,因而是更均衡的“综合型企业”,这也许是其立于行业前列的技术因素。
本期内,BEV纯电动领域:在LFP磷酸铁锂电池方面,宁德时代继续领跑,高达64款、占比超七成;比亚迪由于旗下企业的批量申报,本期也有10款配套数量;值得注意的是,惠州的亿纬锂能开始批量配套,连同其在湖北的分公司,已取得一线企业的认可;同时,浙江的瑞浦能量也开始为宇通配套,进入行业龙头企业配套体系,去年我们提到的“走出浙江,迈向全国”梦想似乎要实现了。双电系统已在客车行业不流行,本期只有浙江中车采用,而且是内部的宁波中车配套的超级电容,也更多为轨道车辆使用。
快充方面,珠海银隆的LTO钛酸锂电池也为福田的16米增程式混合动力配套。FCV燃料电池客车方面,本次的4款也有4种方案,包括上海重塑、广东鸿力、浙江锋源和吉林中博源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方面有3款LMO锰酸锂配套,包括2款荣盛盟固利和1款惠州亿鹏,以及1款宁德时代的LFP磷酸铁锂电池。
目前氢能客车已经开始全面起步,而在该领域的提前布局也是企业搭乘下一班快车的通行证,能否通过批量配套获得行业的认可、赢得市场先机也决定了其未来的走向。并非某些认为“客车行业不行”的言论,在FCV的加持下,客车、尤其是城市公交依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为说明公交新品的补能方式,笔者以BEV纯电动为对象做进一步分析。本期内,慢充持续保有九成以上份额,快充则是补充方式、不到一成占比。从各长度产品分布来看,8米级、10米级和5.9米都有快充类型分布,丰富了市场可选车型,但慢充则毫无疑问在各个长度上占优。
另有信息指出,国家有可能在城市范围内再一次尝试换电方案,这与几年前企业的自发行为、或是“骗补风波”的投机行为截然不同,当今诸多商用车领域都做好了新一轮的换电准备,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可选方案。
从电机配套情况来看,本次比亚迪、中车时代和两龙在内部配套上领先,其中长沙比亚迪在成立弗迪动力公司后也开始尝试对外配套,中车时代则本部7款、浙江中车1款。另外多数客车企业的“自制”电机其实大部分是零部件企业OEM,但考虑公告申报名义问题,依然视其为“内配”。
随着客车企业的愈发强势,目前以第三方独立零部件企业名义的公告逐渐减少,而且这种“外部配套也呈现高度集中性。除了中车时代外,近期准备过审科创板的精进电动,以及电机行业著名企业苏州绿控都有范围较广的“朋友圈”;作为有宁德投资背景的企业,上海盘毂目前也以“电机行业革命者”的姿态开始对客车行业进行冲击,很快就进入配套数量前列。
为说明驱动形式,笔者继续选择BEV纯电动为分析对象。随着比亚迪和上海盘毂的配套数量增多,轮边驱动正在异军突起,成为客车行业多年未见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本期的轮边驱动共12款、占比14%,包括比亚迪5款,上海盘毂5款,厦门金龙2款(系盘毂OEM)。进一步看,轮边驱动从8-12米的主要公交结构车型都有覆盖,因此客车行业这一次与轮边电机结合、能迎来何种变化,也很令人期待。此外,其余的公交新品全部是直驱结构,这种结构简单、传递效率高的驱动方式已是客车行业的首选方案。与之对比的是,带有齿轮箱的减速驱动或者带2挡/4挡AMT变速器的驱动方式,在公交行业整体收缩期也不再吃香。车企和客户在行业低迷时,首先都会想到如何用结构简单、成本更低的方案来满足市场需求,而结构复杂、价格较高的齿轮箱驱动方案,也只能待市场转暖后再进行“二次开拓”了。
以下对本期内的主要公交新品进行简述
比亚迪在奥迪前总监艾格·沃尔夫冈和法拉利前总监胡安马·洛佩兹加盟后,进行了一场“颜值革命”,推出了乘用车“王朝”系列。在商用车方面,本期内比亚迪推出了新一代公交产品,首批公告车型2款产品——12米的BYD6123LGEV1和10.5米的BYD6100B1EV1。
从外观来看,该产品采用了横置圆灯组合,配合大面积黑区和顶部一体式装饰件,采用了时下最流行的具有科技感的城市公交风格。不过从这些年的客车行业看,采用横置尾灯的造型方案不算多见,罕有能被记住的案例,不知这一次比亚迪具有“国际范儿”的新一代公交能否成功。
这两款车型都采用深圳比亚迪单体、汕尾比亚迪成组的355.49度LFP磷酸铁锂电池;同时两车都采用长沙比亚迪公司的双轮边电驱桥,单个电机额定/峰值功率75/100kW,峰值7500rpm、430Nm,亦是比亚迪多年来的“独门秘籍”;续驶里程分别为680公里和700公里,在全球范围都属于领先水平。
今年随着城市观光潮的再度兴起,一些结合新能源技术的“仿古造型”公交产品相继出现。除了早期成客的仿古“木头车”外,行业中最成功的产品当属银隆的仿古“铛铛车”,这种以大连电车为蓝白的“假有轨、真公交”车型在国内多地相继开花,成为普及最广的产品。
本期,开沃集团也推出了首款仿古车型南京金龙NJL6871EVLG,这类产品模仿老式电车风格,在外观上具有显著的识别度:欧式半圆形窗户,分体式风挡,立式雨刮,凸起的圆形大灯和外伸的保险杠,顶盖天窗也改为整体凸起式的换气结构,而且多采用高地板和前后门结构。开沃该产品采用亿纬锂能单体、南京创源天地成组的182.78度LFP磷酸铁锂电池;南京金龙TZ460XSNL8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额定/峰值100/150kW,峰值2600rpm、2500Nm,续航里程408公里。由于采用了前后门结构,4.1米的轴距略微缩短,而后悬则加长到2.5米,以利于整体开门方式的布置。
本期,厦门金旅推出了一款名为“Polestar极星”的新品XML6885JEVP0C1,这也是金旅与盘毂动力结合后推出的一款创新性产品。该车前悬只有1.4米,采用了前轮后开门的方式,把前门上车通道区和侧向座位区“让出来”,同时利用5190mm长、堪与10.5米相媲美的超长轴距,以及类似前置公交的后轮后开门方式,大幅提高两轴间的空间利用率。与早年间的“超级巴士”相比,这是一种不再刻意追求“零悬理论”的车型,反而更突出了实用特性,载客人数最高可达80人,因此是一款极具特色的产品。
该车采用宁德时代180.87度LFP磷酸铁锂电池,上海盘毂TZ260XS120双轮边驱动电机,单个电机额定/峰值功率60/120kW,峰值9000rpm、420Nm,续航里程440公里,是一款在突出“高科技”特性的同时、也很“接地气”的产品。目前在盘毂轮边电机的带动下,行业诸多企业都开始做新结构形式的布置,金旅也开始将“极星”系列化,中通、大金龙、万象等企业也都有类似的产品问世,或许客车行业的革命将很快到来。(完)
图文: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