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济南人的电车回忆,再带您看看承载很多济南人记忆的老济客
老师儿、趵突泉的喷涌、千佛山的轮廓、大明湖和护城河、超意兴的把子肉、扎啤烤串、宽厚芙蓉街的鲁菜…都是广为皆知的老济南特色,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大辫子”电车。尽管车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电车依旧作为济南市民出行的主力军。1976年,济南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正式运行,到如今,转眼已经42年,对很多人济南人来说,电车彷如泉水,在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关于的“电车”回忆的的确确称得上一部“济南史诗”。
1977年,济南2路电车线路建成通车,车型与1路相同。1992年,为了更便于区分电车和普通车,所有电车运行线路前都加了“10”,自此1路变成了101路,2路变成了102路,并一直延续到今天。眼前的这部电车(型号为JK6120D,现在被很多人称为老济客)曾经服役于102路(济南大学—葛家庄),单程14.3公里。为什么这么记忆格外深刻呢?因为此车具有划时代意义。
据了解,从1976年1路无轨电车运行开始,一直使用由两节车厢组成的大公交(总长14米),被称为“大通道”,这种车是当时普通公交的两倍长,中间由“帆布”连接着像蜈蚣一般,拐弯的时候场面甚为壮观,十分吸引眼球,但缺点是车辆较长,在冬季路面结冰时,车子经常打滑,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相信很多老济南人都有这样的记忆。而JK6120D的投入改变了这样的局面,它由两节车厢直接变为一节,但12米车辆的长度让载客量并没有下降多少,更值得一提的是,当JK6120D上线的时候,国内很多客车厂还没有试制12米公交巴士。
“电车”服役的40年里,老火车站、隆祥布店、百货大楼等建筑早已无法回眸,而电车的更迭却成为回忆市井百态最好的纪念!2000年JK6120D车型投入使用,一共五个批次,共计140辆。2004年之前国内12米长的巴士都很少见,同等长度的公交车更是不用提了。2013年该款车已经服役13年,济南公交公司开始对大部分车辆进行更换,直至2018年8月6日,2006年第五批“102路”老济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取代他们的则是新型双动源空调车。
据了解,目前济南还有5部“老济客”,眼前这部为公交公司的学员教练车,每个月固定的日子依旧可以在路上见到它的身影,只是角色由“师傅”变成了“老师儿”。透过狭窄的空间,仍旧能看到它曾经的魅丽,搭载着无数人的匆匆岁月,一晃而过,这是留不住的回忆与带不走的痕迹。
轮胎尺寸为12R22.5,武士黑轮一直是这款车的主打色调。轮毂上的均匀空隙可以看到制动毂盘式制动器,特别是在市区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效果明显。
盘式制动器的轴心有一个靶标造型,这是当年“斯太尔”时代的代表产物。老济南人对这款车斜杠式的前脸造型再熟悉不过了。当时“斯太尔“的出现彻底填补了运输行业大马力、高性能重卡的需要。“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初期,服役在济南各大线路上的常规车公交车也使用了“斯太尔”技术,例如车桥、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
钢板悬挂在路上跑起来没有想象中那么颠簸,也许是熟悉了那段“咯吱咯吱”的旋律。现在济南“新济客”已经装载了新配置,将自动变速器、空气悬挂、混合动力等时下最先进的配置整合在一起,但坐在上面,再有没有了当年的感觉。
驱动桥为“斯太尔”技术的轮边减速桥,这种车桥的优点是驱动力强,承载能力更好。特别是电机作为动力驱动时,推动力更好。
若是只看这张照片很可能以为这是一台卡车的驱动桥。车桥油封外壳还写标有重汽的LOGO以及斯太尔的字样,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济南的新“辫子”已经不再使用此车桥。
驱动桥悬挂为抛物线钢板,通过车身将车桥与车身连接起来,以此缓冲、减震的作用。2000年正值中国客车向高端豪华迈进的开端,从国外引进技术再到自主创新,风雨18年的历程中,“钢板悬挂”承载了多少中国人幸福的旅程。
由于时间的限制,未能取得去车内拍摄的机会。不过隔着蓝色的玻璃可以看到仪表台为桃木色,各种功能的仪表和方向盘也散发着“斯太尔”的味道。“立式”雨刷也是那个年代客车上经常采用的,前门为折叠式,“咔咔”的响声已经成为绝唱。
驾驶室座椅为机械式,而现在济南的大公交已经配备自动升降气囊座椅,舒适度大大增加。仪表台下面可以看到只有脚踏板和刹车,没有离合器,驾驶员只需要根据油门大小控制车速。主驾驶座旁边也有一个座位,这是车子从线路退役后装配的,方便教学以及考试测评。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驾驶座顶部还有一个蓝白色调的风扇,特别是夏天炎热的时候,推拉窗和风扇便是驾驶员避暑的工具。
为了保证夏季炎热季节车厢内的通风,每个窗户都为推拉式,后门也是折叠式,保持着半开启状态。
其实“老济客”服役期间经历过技术的改进,由“无轨电车”升级为“双源无轨电车”。也就是在不影响乘车空间的情况下在车身周围加装了充电式电瓶,这样在特殊情况下车子可以脱掉大辫子自由行驶一段距离。从车身侧面可以看到蓝色涂装有很多气孔,这是为了减少电瓶的发热程度。
2014年7月,有幸在济南机动车回收中心见到了第一批上路的JK6120D。车顶部的“大辫子”依旧矗立仿佛还不想离开曾经战斗的一线,然而“推陈出新”一直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准则,JK6120D电车作为一个时代的排头兵,已退出了大众的视野。
从公交公司调度了解到,102线路称得上是济南公交线路中最“火爆”的线路。由于济南大学附近年轻人较多,再加上这条线路途径的都是单位,商业区、旅游景点等重要区域,一般始发站车上乘客已经满员,晚间早高峰时都是两部甚至三部电车编队始发,以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交错的电网”密而不乱,准备发车的“大辫子”们井然有序,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一代的“电车”承载着人们数不尽的新生活记忆。
现在已是济南电车发展的新时代,据悉到2020年无轨电车将会在“三横五纵”的8条线公交专用线驰骋,届时绿色发展的“济南新电车”将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展现在济南人眼前。
但毋容置疑,“老济客”——作为划时代的产物,具有里程碑意义。一部功勋卓著的老电车能回忆起过去也能看到未来,十分荣幸在它辉煌奔波的日子里搭乘体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每当“老济客”奔驰在路上的时候,就能听到电机琴横交错,电线杆的哗啦啦…现在我一闭眼,一凝眸,回忆便一一如同电影一般,呈现在网膜之上,挥之不去。
瞬息万变的时代,风里雨里,“辫子”电车依旧陪着你---------仅此致敬已经退役的JK6120D。
图文:BOVA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