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太脱拉魅力依旧,6X6驱动,带您见识一辆太脱拉T815军用卡车
捷克太脱拉公司凭借旗下卡车的优异越野性能享誉全球,其摆动半轴、中央脊管式车架等独具特色的技术也是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早期,国内也曾大规模使用过来自太脱拉的卡车。进入新世纪,这家历史悠久的卡车厂家没有放弃自身的努力,推陈出新,带来了很多新的产品。

太脱拉的灵魂:中央脊管式车架和摆动半轴。特殊的结构设计能允许车轴大角度摆动,时刻保证车轮贴地。

今天,我们文章的主角不是这台独特的斯堪尼亚,而是它所牵引的两台太脱拉军卡。它们的型号是T 815-7M3R31,驱动形式为6x6,配备了摆动半轴和中央脊管式车架等太脱拉的灵魂配置。

从涂装就能看出,本车的目标客户一定来自于中东地区。为了适应沙漠地区的使用,车辆喷上了沙色涂装,原太脱拉logo的颜色也被隐去,仅保留了轮廓。车辆的防弹前面罩可以掀开,裸露的铰链也为车辆增添了几分霸气。

与很多军用卡车的做法一样,前保险杠采用了大角度倾斜的布置,增大接近角,而灯具则采用挖孔的方式嵌入保险杠内。为了防止其受撞击而损坏,大灯护网也是必须的配置。

就连后视镜镜罩外都带有粗壮的保护网,避免一切受损的可能。

双排座驾驶室也是这辆车最大的看点之一。本车采用了防弹、防破片的装甲驾驶室带防弹玻璃、液压开关门等功能,并在驾驶室顶部左右两侧嵌入集成了探照灯。不仅提升了照明效果,集成的安置方式也让车辆的视觉效果表现更佳。

视角转到车辆的侧面,你会发现这辆车的车轴布置有点特殊,三根车桥之间的距离几乎是相等的。

这种布置是为了平均分摊重量,因为装甲驾驶室和发动机都很重,车轴尽量靠近这些部件的重心位置,能够增强负载能力。同样,也是为了车架坚固性考虑,避免对其施加过大的纵向力矩。

本台车并没有采用太脱拉自产的发动机或是配于太脱拉凤凰卡车上的佩卡集团MX-11、MX-13发动机,而是选用了排量为8.85升的康明斯直六柴油发动机,配以艾里逊的6AT变速箱,具有十足的美式风味。

车辆在驾驶室后方安置了许多设备。例如车辆的散热器,空滤等,还有登车踏板和工具箱一类的零散附件。发动机进气采用高位布置,位于散热器上方,带来更纯净的空气进入。相应的,空滤尺寸更大,保证车辆在沙尘环境下的正常进气。本车配备了一个备胎,采用支架固定于上装前方。

第一、二轴中间主要放置登车踏板和工具箱,第二、三轴中间则安置了柴油箱。考虑到车辆工况,本车并未配备更大尺寸的油箱。

本车选装了太脱拉集成中央充放气系统,能在驾驶室内部一键快速调整胎压。在充放气系统轮毂盖的上方,也带有太脱拉的品牌logo。

将视角转到车辆后方,你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例如中央脊管式车架、副车架的结构,以及拖车钩、电气接口、轮挡等设备,还有那奇奇怪怪的尾灯防护网。因为防护网太细,间隔太大,为了能见度牺牲了保护效果。如果遇见较小的飞溅物或是大块的石头,它起不到任何保护效果。不能说完全没用,只能说没啥必要。

结构示意图


拖车钩、24V电源接口、气路接口都有所配备,并预留了接口位置,便于后期增加接口。

车尾的梯子采用了折叠收放式,位置放置在上装和副车架的缝隙里。


将视角转到右侧,车辆右侧的布置与左侧基本相同。第二轴和第三轴之间安装了储物箱,驾驶室后安装了大尺寸的发动机散热器,并采用了防护网包裹。将散热器安置在侧面能带来哪些好处?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许多。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齿轮布置原因,一组车轴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位置并非对称,它们之间会错开一些。

空间宝贵,每一寸位置都不能浪费。刹车储气罐简单粗暴,固定在了中央脊管式车架上。

排气采用高位竖直布置,同时带有角度,避免对上装篷布造成影响。

右侧的驾驶室细节比左侧更加丰富。例如此处的登车踏板,采用了三级布置,紧贴车辆挡泥板。为了方便登车,还设计了前轴升降功能。

前轴的升降通过这两个按钮控制,降低高度能更方便登车。

车门通过把手旋转解锁,解锁后按压把手旁的按钮就能液压开门。因为安装了装甲的车门实在太过厚重,一般人很难推开。

最后是本车的一些附属信息。此时,本车空重约为17吨左右。太脱拉表示,本车的GVW能够达到29吨,意味着车辆还能额外装载12吨的负荷。

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为380毫米,最大车速达到了105公里每小时。作为一台新时代的军用卡车,这台T 815-7M3R31向我们展示了太脱拉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面貌。下期文章想看什么车?快在评论区留言点菜吧!
文:heseao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