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领域新能源布局的上汽大通,在碳中和时代以“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网络热词并走进公众视野。对于汽车领域,重视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后期“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入推进会使得汽车产业“任务艰巨”,新能源产品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据悉,十年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由2000台增长至114.0万台,市场渗透率从0稳步提升到5.7%。乘用车的新能源覆盖率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商用车领域,从小型到大型车辆,也正在逐步向新能源方向转型。
依托上汽集团雄厚的技术实力支持和C2B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的优势,上汽大通很早就已经提出了ALL3 ROADMAP规划蓝图。积极推动“全能源、全平台、全市场”的全领域新能源战略布局,上汽大通率先完成了从纯电、混合动力,到最前沿的氢燃料电池组成的全能源体系构建。

作为国内较早全面推进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的汽车企业,上汽大通积累了雄厚的新能源技术和专利,无论是产品布局还是研发实力绝对处于行业领先级别。上汽大通MAXUS的产品线中新能源产品实现了全覆盖,从MPV到轻客,再到皮卡和封闭式货车,可满足个人、家庭、商业等用车,全场景的优势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碳中和时代来临,新能源的需求量会愈发增加,以上汽大通业内率先布局的氢能源技术为例。上汽大通在2020年9月推出了全球首款高端氢燃料电池MPV——EUNIQ 7,并拥有大量的专利和前瞻技术积累。
氢能源一直是困扰汽车厂家的难题,想要突破其技术壁垒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但对于善于创新的上汽大通MAXUS来说却不在话下。
在安全领域,上汽大通MAXUS利用主动式安全理念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将整车氢系统做到了行业顶尖的位置。尤其是之前在上汽大通Tech week上亮相的“无痕氢动”架构,将自主燃料电池、储氢系统技术相结合,达到高度的匹配性,并且率先实现储氢系统中置的做法。这套结构能够适配重卡、轻卡、客车等燃料电池商用车全系车型。
为应对突发事件,保证氢系统安全性,上汽大通MAXUS还结合了车辆情况开发了一套一体式氢系统结构,采用双回路断氢冗余设计,实现了碰撞时毫秒级断氢,严防泄漏事故发生,达到5星碰撞安全要求。
车辆加氢安全方面,上汽大通即将量产的储氢瓶是国内首个达到70Mpa的高压、大容量的轻量化Ⅳ型储氢瓶。该储氢瓶由上汽集团牵头、联合国内核心氢瓶企业开发,储氢效率远高于国内主流的35MPa Ⅲ型储氢瓶。据悉,该IV型储氢瓶将在2022年量产,兼顾重卡、轻卡、客车等商用车平台全车型。
实际上,氢气可能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危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有可燃物”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说,在氢能源安全上,上汽大通从能源储存、能源系统、能源获取等各个方面考虑地已经很到位了。

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本身车型的技术亮点也很值得一说。该车的驱动系统为FCEV氢燃料电池形式,在这一平台中,又采用了当今流行的FC+B 燃料电池与辅助蓄电池联合驱动结构。
EUNIQ 7的这套技术架构中,运用低功率双动力的技术,在整车续航和造价方面要优于PFC架构产品,同时车辆使用业内前沿的DC/DC技术,对车辆电源管理起到了重大作用。使用FC+B的车辆共有两种动力来源,分别是氢燃料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在不同的情况下会由控制器对动力输出进行控制,以达到贴近混动车型的驾驶感受和经济效益。
运用了高质量的氢能源平台,EUNIQ 7可实现超长的续航里程,根据NEDC的工况测试,该车的续航里程可达605km,平均消耗氢1.18kg/100km,车辆使用成本低至0.4元/公里。得益于氢能源的物理特性,3分钟之内,车辆便可加注满70Mpa高压瓶的氢气,这样的操作可以兼顾到燃油车的便捷性与混动车的经济性。

不只是氢能源,上汽大通在电动和混动技术上都有着很高的造诣,纯电动领域,上汽大通自主研发了由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DCDC、车载充电机及高压配电箱六个部件组成的六合一电驱总成,其通过高度集成实现了电驱系统的降本减重,并拥有高可靠性、兼顾多场景充电需求等诸多亮点,非常具有技术前瞻性。
混动领域,有了丰田、本田这样的珠玉在前,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想走高效混合动力这条路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不过,上汽大通开发的HEV混动变速箱依然让人眼前一亮。这款结构新颖的HEV混动变速箱,集成了一套特殊方案的功率分流装置——搭载两个高压电机及一个双电机控制器,可有效节油30%以上,同时具有极高的系统可靠性。这样巧妙的设计,非常新颖且高效。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上汽大通新能源车型在海外订单如潮,先进的电驱系统和超长的续航里程让欧洲掀起了一股“大通”风,有越来越多海外用户选择大通,信任大通,即便是在要求严苛的地区,大通 也可以凭借着自身优势打下一片市场。
据了解,上汽大通MAXUS EV30、EUNIQ 5等新能源主力车型征服欧洲多个重点市场并取得突破,并于去年成功将其打造成为上汽大通继澳新、南美之后的又一“万辆级”市场。今年6月,欧洲第二大物流集团DPD集团英国分公司一举签下了来自“中国智造”的500台上汽大通MAXUS EV90(海外版称为e DELIVER 9)与250台EV30(海外版称为e DELIVER3)车型大单,用于当地绿色物流递送服务。该笔订单是有史以来中国品牌轻客车型在海外的最大单笔订单,更是上汽大通MAXUS海外市场物流行业斩获的最大订单。而近期,上汽大通MAXUS更收获英国、挪威等欧洲国家5000多台EV90、EV30、V90车型的订单,创下中国品牌轻客车型出口欧洲最大批量纪录,在多地区市场一举超越PSA、菲亚特等世界著名品牌,让国际友人再次为“中国智造”竖起赞叹的大拇指。

技术的创新,推动上汽大通MAXUS在市场上成为“香饽饽”。2021年上半年,上汽大通获得了累计销量78,630台、同比劲增66%的好成绩,同时海外累计销量达21,737台。这样的成绩,在受到“缺芯潮”和新冠疫情双重影响下的当下车市,显得尤为亮眼。
以上汽大通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新能源产品受到来自国际的点赞,我们或可以从中窥见,碳中和时代自主品牌的“出海”机遇。同时,上汽大通MAXUS新能源车型在海外的畅销,也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为“绿色星球”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许在日后,当老外提起全能源商用车时,上汽大通MAXUS将会是很好的代言词。
你想要的都可以有
预约试乘试驾上汽大通各款车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