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就有电子仪表盘?与波音共同打造,美卡设计真超前
随着现代卡车智能化、数字化的蓬勃发展,卡车人机界面的样式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2018年,第五代奔驰Actros正式发布。它搭载了由全液晶仪表盘、触摸多媒体屏幕、电子后视镜屏幕等多块屏幕组成的MultiMedia Cockpit多媒体座舱系统,极强的科技感使其深受驾驶员喜爱。

全液晶仪表盘加速取代机械仪表盘,正逐渐成为卡车的新标准。在奔驰的引领之下,曼恩、沃尔沃、达夫的全液晶仪表盘均已实装,而斯堪尼亚、雷诺和依维柯的全液晶仪表盘也已经发布。到2024年,随着欧盟GSR卡车通用安全条例的实行,“欧卡七姐妹”的主力车型都将采用全液晶仪表盘。

而在美国,情况也差不多。全液晶仪表盘的推广愈演愈烈,即使是在造型经典的车型之上,也会搭载全液晶仪表盘。上图为彼得比尔特旗下的389系列卡车,它的新款车型便搭载了一块大尺寸的液晶仪表盘,与仪表台上的机械仪表、驾驶室地板上的手动变速箱挡杆,还有分体式前挡风玻璃显得格格不入。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极其有趣的年代。对太空探索的巨大投入,使未来感、科技感与工业设计实现了紧密融合。人们大胆畅想未来社会、未来科技的模样,并将其融入当代产品的工业设计之中,从而创造了一系列的经典产品。

在乘用车之上,车辆的内饰主打一个“天马行空”。设计师们尝试使用许多不寻常的配置,或是那些极具未来感的小物件,以此来显得车辆内饰超前、与众不同。类似宇宙飞船风格的仪表盘相当流行,给驾驶员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操纵体验。直至今天,这类内饰还有不少的死忠粉。

而在欧洲卡车之上,这种未来感设计是基本不存在的。在20世纪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欧洲卡车之一便是来自奔驰的NG系列。NG系列以Neue Generation(新一代)为命名,搭载了许多前沿科技和技术。但即便如此,车辆的内饰依旧采用了机械式仪表盘,由多个小机械仪表组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欧洲卡车才刚刚将车速表与行车数据记录仪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车辆行驶时间、行驶速度数据的记录。

然而在美国,则又是另一种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卡车还在使用纸质记录本来记录停车和行驶信息,而这并没有阻挡制造商们开发新一代内饰。当时,PACCAR配卡集团为旗下的彼得比尔特和肯沃斯卡车提供了全新的内饰选项,被称为Electronic Dash(电子仪表盘)。上图便是这款电子仪表盘的本体,它并没有采用任何机械指针,全部采用灯光及显示器取代。

Electronic Dash采用电子仪表取代了机械仪表。仪表左侧为转速表,右侧为车速表,而里程表、油耗表、水温表等其他数据则排布在仪表中央。整个仪表被设计成了一块集成式面板,将各个表融合了起来。同时,仪表采用了黄色背光,华丽而极具未来感。

点亮时的效果
在Electronic Dash电子仪表盘的开发过程中,PACCAR佩卡得到了来自飞机制造商:波音的帮助。作为航空业的巨头,波音在制造飞机驾驶舱内饰方面有着深厚的经验。正是因此,佩卡的电子仪表盘极具航空风格,车速表和转速表就如同飞机发动机的转速表一样。

关于Electronic Dash电子仪表盘的确切诞生年份及售价,其实已几乎不可考证。即使是在肯沃斯和彼得比尔特的官方宣传册中,电子仪表盘也很少出现。不过可以知道的是:电子仪表盘一直生产到了90年代末。上图是1997年款肯沃斯T600的宣传册,可以看到它可搭载升级版的电子仪表盘。

电子仪表盘虽然看起来非常炫酷,但在实用性方面其实并不出色。根据当时的驾驶员反馈来看,绝大部分司机都不喜欢这项技术。由于仪表盘技术太过超前,其故障率太高。有些驾驶员甚至会随车携带两到三个备用部件,以便在出现故障时快速更换。与此同时,当仪表盘被更换后,车辆的累计里程便会被清零。因此,驾驶员还需要重新设置里程。此外,电子仪表盘显示的数据不是特别准确,特别是在瞬时油耗方面。并且,背光的亮度并不算高,在强光照射之下会变得模糊,不好辨认。

肯沃斯和彼得比尔特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一直提供电子仪表盘选装。而在后来,由于故障率居高不下等多种因素,肯沃斯和彼得比尔特最终取消了这项配置。直至2021年,电子仪表盘才回归到了这两个美国品牌之上,通过全液晶屏幕来进行显示。即使是在全液晶时代,它们的设计也极具美国特色。发动机扭矩、车桥温度、空滤状况等各类细节信息都被显示在了仪表盘之上。

随着卡车的车载智能配置不断进化,全液晶仪表盘也成为了越来越多车企的标准配置。欧盟新一代GSR卡车通用安全条例将于2024年正式实行。借着安全配置升级的东风,欧卡七姐妹都迎来了新一代的智能内饰。安全化、智能化伴随着未来卡车的发展方向,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还想看到更多有趣有料的商用车内容,别忘了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