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配车道偏离预警和前碰撞预警. 柳汽这款经济型的长头卡车又升级了
国内能够选择的长头牵引车说实话真的非常少,在这些少数派里面柳汽就有两款长头牵引车,一款是乘龙T7,一款是乘龙T5。T7定位比较高,价格比较贵,所以在市场上保有量相对比较少。经济型的T5价格实惠,现在市场上能见度相对就高一些。
在外观设计上,乘龙T7和T5差别不是特别大,T5就相当于是缩小版的T7,设计风格都是一样的,偏美式的设计语言,造型比柳汽以前的龙卡要时尚的多,它的出现也是为了取代龙卡。
底盘配置上乘龙T5走的是轻量化和高性价比的路线,大排量大马力这些事就交给乘龙T7吧。实拍的T5展车搭载了潍柴最新款的WP10H400E62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400马力的版本。
作为潍柴新一代高端发动机平台的首款产品,WP10H继承了潍柴最新技术成果,可全面替代WP10产品,发动机B10寿命超过180万公里。整体式缸盖,集成进气管,设计紧凑,集成式燃油滤模块,粗滤、精滤集成,零部件较同类产品减小30%以上,整机最低重量可以做到815公斤。
发动机最大扭矩1900Nm(1200-1300r/min),在保证动力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更小的后桥速比,进一步降低油耗。匹配法士特的铝合金壳体12挡变速箱(12JSD200TA-B),3.7速比的440轻量化车桥,整套动力链偏重于经济化的中短途运输工况。
长头牵引车底盘轴距会比较长一些,T5的轴距达到了3950+1350mm,比同规格的乘龙H5平头卡车轴距长650mm,这也使得T5拥有更丰富的底盘空间。底盘右侧国六的后处理系统体积非常大,即便加上尿素箱和蓄电池,侧面还有一小部分空间富余,能装一个100-200升容量的副油箱。
按照设定,T5定位是中长途区域运输,但它的油箱配置跑长途都没压力,底盘左侧配了800升的油箱,续航能力足够强了。
由于发动机放在前面,长头车还有一个维修方便的优势,T5发动机盖可以向前翻转,翻转设定比较简单,驾驶室内拉索解除锁定,解开引擎盖左右两边的橡胶扣,从正面就能拉住引擎盖上预留的把手把它翻起来,有液压支持杆的辅助,这个翻转过程不是特别费劲。关闭也比较简单,直接推到位就行了,过程可比翻转驾驶室简单多了。
翻开引擎盖就能看到T5进气管和空滤在发动机的上方,正面进气到空滤然后直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管路相比平头车要短一些些。
转向机在前轮的前方,距离驾驶室距离很远,转向系统就可以布置的非常倾斜,也就让驾驶员脚下面没有了转向管柱的阻挡,而且方向盘的角度也能做的比较低,更加接近于乘用车设定。
乘龙T5的空间让我非常意外,因为它本身定位比T7低,车身尺寸要小一些,在这种前提下,我以为它的空间会很一般。实际体验之后空间感受和T7差不多,空间并不逊色与宽体驾驶室的平头卡车。正是因为长头车的原因,T5驾驶室下面没有发动机,让它能够把地板做的比较低比较平,驾驶的离地高度也做的比较低,上下车很方便,便利性比较好。
然后在车内有了平地板的设计之后,驾驶室内高度空间也是足够的,人在驾驶室内可以完全站立起来,这就是它作为长头车在空间方面营造的一个优势。
当然大家肯定会很担心,一款长头车,它前面比平头车多了那么一大截,这一截会不会影响前方的视野?我个人的体验来讲是不影响,借助于车辆右前方的补盲镜,在驾驶员的位置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车辆的正前方包括右侧有没有障碍物,一点死角都是没有的。甚至因为它整体驾驶室的高度降低之后,车窗左右两边的盲区比比平头车要小很多,在驾驶视野上,我觉得不用太过于担心。
T5的内饰设计风格跟乘龙H5 平头卡车是差不多的,因为它们用了共同的,模块化的设计。比如说像储物箱空间、做工各方面蛮不错的。打开储物箱盖,上面有液压支撑杆,非常小的阻力就能够把储物箱门打开。正中间储物箱容量特别大。
还有就是在车外,它还有一个储物空间。车门边上有一个小贴纸“工具箱开启拉索位于司机座椅左侧地板”,我觉得这个贴纸非常贴心。对于不熟悉T5的人,他可能一下子摸索不到这个拉索开关放在哪,有贴纸提醒就很容易找到拉索。我们轻轻一拉就能打开驾驶外侧的一个储物空间,深度都还不错,与驾驶室内不连通。一些工具或者做饭的炊具可以放在里面。储物箱盖是下翻的设计,如果司机随车做饭,可以利用这个箱盖做一个小桌子,非常实用。
结合乘龙T5二十多万到三十来万左右的价格,还有它这个配置,我觉得这个车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另外,大家也知道长头车前面多了一截之后安全性相对来说会更高一些,这对于保障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六产品上市之后,乘龙T5会标配两项主动安全配置,一个是LDW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车辆偏离车道的时候,它会发出警报;第二个就是FCW前碰撞预警系统,前面离障碍物或者离前车距离太近的时候,它会发出警报。这两项主动安全配置对于提升安全性也有帮助。
图/文:陈接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