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卡车模型做工最好的产品,解放J7模型实拍评测
解放J7是一汽解放在2018年末正式推出的新一代重卡车型,该款车型整合了解放目前掌握的最先进的技术,并融合了目前最高水准的生产技艺,使得J7拥有了强大的产品力,以应对国内外不同的竞品带来的竞争。

同时,因为解放J6车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其上市超过14年并历经了两次大改款后依然能够稳稳占据国内新重卡销售的霸主地位,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直接使用J7立即取代J6的位置,相反,J7推出之后可以通过更高的配置和技术,成为解放品牌的旗舰产品,与国内各款旗舰级别竞品开展竞争,甚至可以与进口重卡掰掰手腕。

因此,解放J7在上市之后到如今,更多是以一款解放新旗舰产品的地位,存在于业内外专业与业余人士的讨论之中,也包括模型市场。

J7的模型,相比于实车而言,对于其所在的市场的冲击力有过之而无不。由于模型授权生产的代工厂商,多年来也是为各大欧洲重卡和重型、超重型工程机械生产厂商品牌生产1:50比例模型,因此拥有强大的精细结构加工制作能力。经过该代工厂生产出来的J7模型,其各方面的素质,都一下子将同期的国产竞品卡车模型甩开了一段距离。但实际上这款被许多模型收藏者认为是国产卡车模型做工最好的产品,是否真的名副其实?不妨在下文一起探索讨论一下。
外观
解放J7的实车外观,即使是在大体定型并在生产出样车之后,仍然做出了一些细节部分的调整。而模型的细节调整更迭则更为频繁,根据铺货的顺序,最初的版本,前挡风玻璃的周围窗框区域和驾驶室A柱结构,都并没有如实车一样被喷上黑色亚光漆面,同时牌照位置也是空空如也;随后的一个版本则对拍照位置进行细节调整,增加了一个“J7”的标识,并沿用至今;稍后推出的版本则更为离谱,前挡风玻璃窗框区域的喷黑依然如故,而前保险杠上的“EAGLE”单词喷涂区域甚至更是被错误调整至前保险杠梯形结构上。直至最近的版本,才将前挡风玻璃窗框参照实车进行涂黑,并最终根据J7在发布时推出的七色外观,从之前仅有白、灰、红三色,增加至与实车一致的七色,本文中附图的模型,就是使用了嫩芽绿的最新一个版本的模型。

J7的外观,在正式推出的时候,确实可以用“毁誉参半”这个词来形容:有的人觉得驾驶室变成了准平地板设计之后,变得比J6更有气势和压迫感,也有人对前脸的设计感到厌恶。笔者在J7刚推出时也是一头雾水,虽然J7有继承部分J6的优秀设计,但更多是弃之不用,完全革新,这就导致某些部位的设计失去J6多年前产生并一直以来保持的“美感”,毕竟笔者也曾在曾经对J6P牵引车模型评测的文章中提到,J6P的外观是很符合中国重卡的气质的。

车顶部与实车基本类似,都是有一些纵向的加强筋结构,中间布置有天窗,以及天线插口。天窗采用了半透明亚克力片做上层、不透明塑料片作为遮光下层,而且遮光层能够滑移,完全关闭或打开,参照了乘用车的玻璃+遮光幕双层设计,而不是国产目前主流的卡车天窗设计、仅使用一层合金结构布置类似于车门一样。较为可惜的是,既然已经参照乘用车设计,天窗应做成完全透明设计,现在的设计,仿佛天窗被胶水覆盖雾化。

顶部导流罩与驾驶室整体结构不相连,是通过螺丝固定的,下文会提到模型上的这个导流罩,无论是设计还是做工都属于国产重卡模型的上乘。


上文提到的天线插孔,在包装内,需要插入的可伸缩天线会与车门撬棒放在同一个小收纳袋内。但是因为这个天线真的太小了,很容易就会出现丢失和损坏的情况。但当这个天线完整安装在模型上之后,逼真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前遮阳罩使用了不透明塑料材质,造型参照了实车的样子,只是由于实车的导流罩细节也并不丰富,模型上自然也并不复杂。

遮阳罩两侧各布置了一个示廓灯,使用了透明塑料进行细节的表达。但请容许笔者吹毛求疵,这个结构在实车上是采用LED光源,既然竞品的模型已经能将示廓灯的LED细节表达出来,那么J7也确实应该将这个细节进行表达。

由于J7使用的驾驶室骨架技术平台是来源于欧洲某款重卡,因此在雨刮处的布置,也参照了欧卡的设计,仅有两个雨刮,对恶劣天气的挡风玻璃清洁效果有限。不过模型上的雨刮结构使用的独立零件还是较为牢靠,不容易损坏。雨刮下方的前登车扶手也有被还原,但尺寸不大,较为贴合实际的比例尺寸。

J7前脸在其刚推出的时候确实被吐槽了不少,但是正式推出了两年之后,看着看着这套设计就顺眼了。这个角度看过去确实比较凌厉。

前面罩上,中网的设计隐隐若现能看出非常欧洲化的盾型设计,但也有来自于J6中网的设计,两者融为一体后,中网的感觉还是较为有气势的。

前面罩两侧还原了侧扰流罩,但同样不合格的是,扰流罩并没有做出镂空,无法体现扰流槽的形状,这也是马虎的地方。

前保险杠观察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角度,毕竟倒梯形的前保险杠设计结构在某些较低角度看起来会显得有点笨,较高的角度才能显现出英气。

牌照位置喷涂上了J7的标志,也是整台模型唯一标注了J7车型号的地方。这个角度能看到前保险杠镂空的位置使用了蜂窝状的网状结构进行表达,效果很好。

车灯尺寸很大,里面近光灯透镜和远光灯、日间行车LED灯等的灯粒结构都有所表达,效果还是不错的。

前面罩可掀起的高度不大,在平视的角度也无法完全观察前面罩下方驾驶室前部的内部结构。

换个角度去看,驾驶室前部的大体结构基本上都有进行分色,但可惜并不都是独立零件,只有少数的两三个零件如此。前面罩使用“大狗腿”结构,有点失真,但能够保证前面罩结构不会因为运输途中的暴力碰撞而造成损坏并掉落。这个结构唯一的亮点是液压杆仿造结构的出现,能够体现实车的结构细节。

驾驶室的侧面,对比起前脸的设计稍显平淡,对比起J6的设计更是有失水准。J6侧面位于车门上的假补盲窗设计,直至现在也是J6外观设计上的一大特征,而这个设计居然在J7上一点都没有保留,这是笔者非常不爽的一个设计。回到J7现有的外形来看,更换了驾驶室骨架之后,驾驶室A柱变得更为竖直,使得驾驶室前部的空间也相应增大,也让前方视觉看上去更有压迫感。

后视镜使用了整体镜罩的设计,增加了视觉美观度也能相应减少风阻。但后视镜罩并没有使用车身同色的设计,无论实车和模型是用什么颜色的漆面,后视镜罩都是统一的黑色。好处是这样的设计能够降低后视镜罩的使用成本,不同颜色的车型可以共用零件。

J7模型在外观上还有一个创新的设计,就是原厂直接在车门上喷涂标注总质量和准拖挂车总质量,这在国内的重卡模型里面是绝对的首创,仿真的程度+1。

轮拱上和前挡泥板侧面,各安装一个侧转向灯结构,使用了半透明的橙色塑料进行细节表达,产生效果的不错,符合J7模型的定位和需要。但轮拱的细节仍待加强,下沿部分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另一方面较为可惜的,是车门把手,并没有做完全的镂空,使得车门撬棒不能通过勾住车门把手的方打开车门。但车门把手的其他细节做得还是可以,就例如钥匙孔的细节,有用银色漆进行表达,不少竞品可是完全忽略了这个细节。

J7侧面最有创意的细节,莫过于首次将驾驶室侧面储物箱门设计为可开闭结构。虽然储物箱门非常难使用开门撬棒打开,但打开之后仿真的效果真的完全不同。


储物箱门也同样使用“大狗腿”结构作为链接,储物箱内部的密封做工做得还可以,不会像某款国产长头重卡模型一样,出现大范围透光、甚至能窥探到驾驶室内部的情况。

驾驶室后部,导流罩的支撑杆细节还原效果挺是逼真,虽然这些塑料材质的结构有一定几率损坏,但正常状态下还是挺牢固的。

侧导流罩使用螺丝进行固定,而导流罩侧面与驾驶室侧面的缝隙控制做得很好,不认真看是不会认为这两处是分别不同的独立结构。顶导流罩的固定螺丝则在驾驶室内部,如果需要拆卸,就会很复杂,需要将整个驾驶室内饰拆卸之后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驾驶室后窗的面积不算很大,但还是可以很好地观察驾驶室内部内饰的布置和分色情况。

空滤进气管结构位于驾驶室右侧,但可惜右侧导流罩的进气口结构没有开孔,有点失真。
内饰

打开主驾驶室车门,门内衬的扶手和储物格结构基本被还原了,相应结构的分色也做得尚可。甚至连车门内底部的照地灯结构都用喷漆的形式进行还原,但是既然这个灯的结构已经被还原,不如一步到位使用半透明塑料进行细节表达?可能代工厂有它自己的想法吧。

内饰的分色情况,其实也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整个中控台结构都是一片黑色,中控台的屏幕以及一些主要的按钮细节,以及方向盘上的按钮,都没有进行分色。较为合格的是座椅的细节,将分色和按钮的细节还原了。

卧铺区域使用的是肤黄色塑料,相对温馨的内饰颜色,实车上能够让驾驶员产生一定的舒适感。

这个视角看过去还能看得到副驾驶位置的安全带结构!解放J7模型的安全带结构还原,也同样是国内业界首创。

副驾驶位置看过去,中控台分色的细节让人失望。副驾驶座椅的细节相对上没有主驾驶多,估计模型参考的实车,主副驾座椅是有一定的配置差距的。这个视角也能看得到驾驶室拱包的存在,模型里的高度大概在1厘米以内,实车的高度在15厘米左右。

驾驶室内顶部的储物箱结构有线条的刻画,也对部分结构进行了分色。天窗打开和关闭之后的采光效果也有所不同。

驾驶室的卧铺窗也是较为匪夷所思的结构,外部使用了玻璃结构,而内部则使用内饰衬板遮挡,使车窗玻璃无法发挥作用。
底盘

模型的发动机细节刻画达到了该有的要求。CA6DM这系列的发动机是解放目前为止最新的发动机,使用了解放多年来自主研发和吸收技术引进之后的科技,也让使用它的解放J6大获成功。而模型发动机上还在“CA6DM”的字体后加上“J7专用”,为了就是体现J7的旗舰地位。

模型发动机的管线细节还原情况很好,大部分的主要管线都被还原了出来,这样看去更符合实际。

抬起的驾驶室底部还能看到前轮拱的结构,整一个都被喷涂上了嫩芽绿色,并用螺丝直接固定在驾驶室底部。

驾驶室龙门架的结构将驾驶室气囊的细节还原了出来,但副驾驶侧的气囊跟排气管距离过近,也没有相关的保护结构,主驾驶侧的龙门架气囊细节则清晰可见。

驾驶室后部卡扣使用了合金包裹,能够更好地提供紧扣度,是驾驶室更好地被固定。

挂车连接管线龙门架的结构较粗,能够在一定程度避免损坏,造成瑕疵,龙门架的位置还能看到管路油滤的结构。但连接管线结构较硬,没有弹性,强行拉扯会造成损坏。

底盘附件的布置较为平均合理,左右两侧各一个500升的油箱,左侧是电池盒与储气罐的集合,右侧则是尾气处理系统,与实车基本一致。

底盘上方的操作平台向底盘右侧有个延伸,并在侧面布置了一个小爬梯。爬梯使用了银色喷漆进行装饰,意在表达实车的这个结构使用了铝合金材料,进行适当减重。这个结构在同线生产的J6P模型上并没有出现,J6P上的这个结构是黑色的。爬梯底下是J7的尿素罐。

从底部看过去,传动轴粗细合理,变速箱使用了银色的喷漆处理,意在表达其铝壳的设计。大部分底盘附件都是使用螺丝固定在大梁上。

后挡泥板使用合金材质,但细节跟竞品的塑料材质后挡泥板有得一比。靠近油箱的位置有一个圆形示廓灯结构,使用橙色半透明塑料材质进行表达。


鞍座的部分细节也是J7独创,前后的摆动角度相比部分竞品的模型更大,而鞍座的卡口也能够手动拉开和关闭,很方便牵引半挂车模型进行展示。

模型参照的实车的后桥使用了全空气悬挂设计,因此在包括底下的很多角度都能看得到气囊和车桥稳定杆的设置,最后的车桥稳定杆甚至和大梁末端平齐。
车桥上部使用V型推杆进行稳定,实车上的这个设计能够很好地避免后桥前后左右四向的横移。

前桥也带有稳定杆,轴头部分的细节也很丰富,除了模仿地有点粗糙的免维护轴盖,还能看到许多轴承布置在轴头处,表明模型参照的实车是使用了全车碟刹配置的,包括后桥也有类似结构的体现。

不过前轮也有小毛病,轮胎直径稍大与轮毂,导致轮胎不能很好地包裹住轮毂,造成轮胎部分脱离。这在J7上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毛病,不过康迈轮毂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外包装
J7的纸盒包装印刷并不比竞品精致,色调比较单一,外包装正面的实车照片也只是银灰色实车,不会因为里面模型的颜色而有改变,甚至还不如J6P的包装盒印刷精美。不过J7的泡沫盒是全包裹形式,能够对模型做到最大的保护。
盒子侧面印刷了模型本身的一些资料,包括颜色、生产原料信息、比例、外包装尺寸以及摆放要求,但可惜是全英文的,并非所有收藏人都能看懂。

顶部只有大大的J7标志,但并没有提供提手,在外携带模型可能并不方便。

箱内还有一份说明书,展示了J7模型的功能细节。
后记
很多的模型收藏人和卖家,都声称J7是目前国产模型里最好的,且没有之一。笔者对此看法持有保留意见。确实,J7模型在很多方面,例如可动部件,例如漆面处理,都是国内首创,国内最好,但其犯的错误跟实车一致,就是细节并不尽如人意,打着高端的旗号,堆砌着配置,一下子确实能将高端的感觉升华出来,但是细节却不断在扣掉分数,使得整个模型最后还是并不能尽善尽美,失去再进一步的能力。

当然,这款解放J7模型现有的水平,也足以成为国产卡车模型圈子里的鲶鱼,也确实迫使了部分高端国产重卡车型的模型增加细节,但依然改变不了部分国产重卡模型粗制滥造的情况。当然,解放近几年也不断与模型代工商进行业务来往,解放不少经典车型被参照生产出更精细的模型,能看得出解放对于模型的这些周边产品市场的重视度,正在逐步提升。
图文:_GKCL1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