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国内泵车的主力车型,奔驰AK载货车底盘的31米泵车实拍
混凝土泵车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机械,承担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在国内,欧洲品牌的泵车,多年来在整个行业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尽管随着国产泵送设备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完全进口的窘境,但是在泵送设备的完整输送过程中,除了上装的可靠性外,特种专用底盘依然离不开国外品牌车型的加持。
如今在国内建筑工地中,基于奔驰Arocs系列载货底盘改装的47m、52m以及56m等不同长度的泵送车型,依然随处可见。甚至有人说,只要有建筑工地的存在,就一定会有奔驰泵车的出现,由此可见,奔驰底盘在中国混凝土输送领域具有的重要地位。
其实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就曾经进口以奔驰L系列载货底盘改装的泵送车辆,受实际建筑环境的影响,这类泵送设备长度为21m的设备,就已经很好的满足当时的建设需求了。但由于没有相关历史资料,至于该车型是否为中国泵车的鼻祖有待考究。
上世纪80-90年代,国产泵送设备还处于启蒙阶段,建筑作业主要依赖的还是进口泵送设备,最著名的当属Putzmeister(普茨迈斯特)以及Schwing(施为英)两家欧洲著名泵送设备制造企业。而照片中的这款奔驰AK载货底盘改装的36m泵送车型,就是那个时代的主力车型。
如今这两家专注于泵送设备生产的企业,已经由中国两家著名相关设备生产企业控股。而随着国家建筑高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现有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这些建筑领域的一线车型,慢慢的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或者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继续服役。
再怎么退役,也是曾经的“功勋”车型,而最近,小编就遇到了一款曾经在国内服役的奔驰AK系列泵送卡车,尽管已经处于“报废”状态,但通过它,还是能一窥当年“功勋”车型的风貌。
奔驰AK系列车型是SK系列车型的分支,从其命名特点不难发现,它与日后国产泵送设备的主力AROCS车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实拍的这款车由6x4载货底盘改装而成,上装设备型号为著名Putzerimer(普茨迈斯特) M31型,其总长度为31m,与上文照片所提到上世纪90年代普遍使用的总长度为36m的泵送车型相比,属于小众产品。
说到这肯定有读者好奇这款车的生产时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为大家讲述会更加直观。
1988年奔驰推出新一代SK/AK系列车型,取代了1973年开始生产的NG系列车型,尽管其驾驶室主体框架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外观以及内饰方面却有着明显变化,例如采用新式样的倾斜式侧玻璃窗以及视觉效果更佳的宽体进气格栅。
1994年底,奔驰对SK/AK系列车型所涵盖的驾驶室外观进行升级改造,其最大特点在于分层式中网,具有更强的可视效果,而且其两侧的扰流槽有效降低行车风阻系数。
1996年秋天,奔驰推出了新一代Actros系列车型,由此开启了新一代车型的发展开端,SK/AK系列车型宣告落幕,但在Actros身上,SK/AK系列的车型特点很多都被传承了下来。
再回到这款泵车底盘上,尽管中网核心位置的三叉星标识,依然熠熠生辉,但是其两侧的反光镜片以及大灯的破损,已经看出它历经岁月的痕迹。
通过驾驶室后方的透明玻璃窗,可以观察后方设备的基本运行情况;主副驾驶座椅中间位置带有外开式储物格,可以放置更多随车物品。
中控台依然采用平面设计风格,仪表盘采用最传统的机械式设计,其中间位置带有空调出风口以及各类控制集成旋钮。
该车搭载的是一台OM441 V型6缸发动机,功率分为260、290、310以及350马力,装配ZF 16速手动变速器。
据了解,这台车从上世纪90年代初役后基本处于停放状态,泵送管路已经出现了老化锈蚀的现象。底盘侧可以看到电瓶、出气筒采用集约式布局方式,驱动桥采用重型轮边减速桥,并带有多片簧钢板悬挂。
尽管作为一台可以纳入收藏范围的车辆,但由于其本身的时代特点,只能作为拆解切割的方式结束其长久的“停滞状态”,小编在实拍这批车的时候,旁边停着的另一台的泵送设备已经拆解。
这台车受原有上装设备的老化的影响,现有车辆的有价值的部件主要是驾驶室、发动机、变速器以及车桥,希望他们被拆解后,能在其他车辆上实现全新的生命价值。
从轮胎的磨损,你可以看出,这台未被拆解的车型,依然可以正常行驶,但也就只是封闭园区内的行动,如果这台奔驰AK M31泵车依然可以在路上行驶,想必它的关注度不会比同一时期进入的W140 S-CLASS虎头奔低,但是在现有高层建筑需要以及环保的要求,再加上同级别国产车型的崛起,它也只能静静等着被“分解”的命运。
如果有读者对这款经典车型念念不忘,也可以考虑一下德国著名模型制造商Conrad生产1/50比例的奔驰AK M36泵送车模型,买回来之后放在家里,也是一种很好的回忆。
图/文:BOVA330